提要:随着春节临近,为抢占市场先机,消费金融领域各路大佬纷纷出牌。电商、银行由于拥有完整的客户消费记录,在评定客户信用等级方面更具优势,线下的消费金融公司将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冲击,但消费金融市场“蛋糕”很大,各家尽可尽情挥洒。
随着春节临近,购物、旅游等消费高峰已经到来,为抢占市场先机,消费金融领域各路大佬纷纷出牌。线上,京东、阿里、苏宁云商竞相通过打白条、分期付等方式黏住消费者;线下,捷信等消费金融公司正奋勇从区域挺进全国市场,且有兴业银行、TCL等新势力强势加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乐得有更多选择。
消费金融公司接地气儿
“赊账购物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若有违约将会体现在你个人的征信记录里,会给以后买房买车带来难题……”在滨海新区天鸿公寓,捷信消费金融公司的工作人员向工人们讲解消费金融理念。当天恰是发薪日,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对身边的各种数码产品、小家电跃跃欲试,不少人当场办起了分期赊购业务。
作为天津市金融创新内容之一,4年前在津正式开业的捷信消费金融公司是我国首批4家消费金融试点公司中唯一一家外商独资企业。在银监会2013年修订消费金融管理办法后,捷信就迅速将其在天津的运作模式推向全国。为赢得客户青睐,捷信通过金融讲座及漫画等形式,进社区、入商场,培养大众信用借贷意识,争取消费者。
而就在上月底,兴业银行在福建设立的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开业了。紧接着,又传出TCL联合湖北银行等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已获批。业内人士预判,此后会有更多的资本参与角逐,因为这个市场“钱景丰满”。据统计,西方成熟经济体中,消费信贷(不包括房贷)对GDP贡献度达到15%至20%,而中国还不足6%。“中国消费信贷市场未来将呈爆炸式增长”,波士顿咨询报告如是说。
电商巨头争夺也酣
近日,在河西区某CBD上班的白领许小姐登录支付宝发现,新添了一项“花呗”赊账功能,额度5000元,“先赊后买,节前又有败家的武器了!”许小姐在朋友圈调侃。此前,天猫也推出了“分期购”,开展消费金融业务。
在阿里之前,早在去年2月份,京东就推出了“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支付产品“京东白条”,在京东网站使用可以享有最长30天的延后付款期,或最长24期的分期付款。
国美、苏宁等也没落下。细心的消费者或已发现,这两家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延期或分期付款产品。此外,建行等一些大银行的电子商务平台推行其信贷产品,也是不遗余力。
业内分析,由于拥有完整的客户消费记录,电商、银行在评定客户信用等级方面更具优势,线下的消费金融公司将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冲击。不过,易观国际分析师马韬认为,眼下互联网巨头介入,更多的是在运作自身生态内的客户,其征信和风控也在摸索和完善之中,“现阶段,成熟的线下消费金融公司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考虑到中国经济正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消费金融市场“蛋糕”很大,各家尽可尽情挥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