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全国政协委员刘卫昌向记者讲述了他遭遇到、了解到的农业企业贷款难问题,呼吁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落实国家政策,为涉农企业提供金融保障。
刘卫昌
我是个农村人,一直从事农业企业经营。我切身体会到,现在农民创业、办企业融资困难,解决起来太不容易了。
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也需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农业产业化,前提是要培养农业龙头企业。但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体制机制僵化,金融改革滞后,金融创新不足等原因,涉农企业贷款很难。
难在哪儿!现在银行存在“喜大讨小”的毛病,追着大企业跑,因为这些企业可以拿房产、地产抵押。涉农企业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银行总是拿大企业的资信标准作参考,多数中小企业难以达到发放贷款的条件,直接被拒之门外,加剧了融资难的矛盾。
在我们那里就存在这样的情况。一家农户种500亩的大棚蔬菜,自筹资金只够安装大棚架子,想贷款,银行根本不理会;我们企业租了16000亩地种植花卉苗木,有林权,又有股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但银行方面均不作为抵押或质押物,我们的企业规模还算大,贷款尚且如此之难,其他小的企业可想而知。
实际上,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国家出台了多个文件,努力为涉农企业“输氧供血”,2013年,银监会、国家林业局印发了《关于林权抵押贷款的实施意见》,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今年,银监会又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省里、市里也有配套文件,但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执行不到位,有的甚至不执行,理由就是银行是企业,怕规模比较小的涉农企业无法还贷,不能承担这样的风险。
涉农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成长中的中小企业,自身实力有限,往往是有了贷款扶持就能活下来,甚至活得很好;没有贷款,这些企业资金链就会断裂,从而走向死亡。不少涉农企业用工量比较大,一家企业垮了,影响一大片农户的吃饭问题,更不用说脱贫致富了。我见到过一家养牛厂,牛舍盖得很好,牛也买了,可没钱买饲料了,贷款跑不下来,最后养殖户不得不忍痛把牛卖了。一户农民的创业之火就这样熄灭了,多户农民致富增收的梦想也就碎了。
如何为涉农企业提供金融保障?我提几点建议:
一是大力扶持面向涉农企业的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虽然资金规模与发展实力相对较小,但在支持城乡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却做出了重要贡献。建议政府要加快金融改革步伐,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优化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条件,适当放宽民间资本设立小金融机构的条件,鼓励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加快发展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专项性、区域性小型融资机构,如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融资性担保公司、创投机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等金融机构。
二是对于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进一步放开;同时发放农村信誉贷款(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担保),缓解涉农企业贷款难题。
三是加强对国家扶持涉农企业发展有关政策的督促落实。建议国务院要开展专项督查,不仅要检查金融机构,还要到县以下企业进行抽查、暗访,把文件政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拉出清单,建立台账,跟踪问效,限期整改,追究责任,促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落实国家政策。
此外,由于目前中央扶持农业发展的项目资金经办部门很多,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建议整合资源,统一安排项目资金,统一出口,科学规划,提高扶持资金的利用效率。
成长中的涉农企业盼望扶持,这种心情犹如“雪中盼送炭、久旱盼甘霖”,希望国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让这些企业贷款不再难,建设有劲头,发展有盼头。
(刘卫昌系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卜寨村村委会主任、河北卫昌园林绿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