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S只是转移风险 “次贷危机”会上演中国版吗
据小编了解,在交易规模上,任何一家核心交易商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净卖出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500%。任何一家一般交易商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净卖出总余额不得超过其相关产品规模或净资产的100%.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贷款不能直接拿来开展CDS.
根据业务规则,非金融企业参考实体,目前仅能够针对其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开展CDS业务,企业向银行借的贷款目前还不能通过CDS来防范违约风险。不过,对金融机构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
问题一:中国版CDS,对市场意味着什么?
兴业证券认为,CDS短期内有助于缓解风险承接青黄不接的风险,一方面,信用缓释工具实际上为“风险”提供了流动性,降低了风险的流动性溢价;另一方面,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可以通过叠加信用缓释工具的方式,将一部分的风险和收益剥离出去,扩大了投资者的范围。在信用事件的暴露可能仍将持续而市场投资者越来越关注风险的背景下,信用缓释工具这个市场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出现较快发展。
民生证券则认为,CDS的推出可以缓解银行“惜贷情绪”,盘活银行资产。通过设计实用可行的信用衍生产品,商业银行能把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并以合理的价格转移出去,“惜贷”问题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但CDS只是转移风险,而非化解风险。
兴业证券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核心需要关注的问题,仍然是央行以及监管层面对债券市场的态度以及措施,进而在当前高杠杆的市场环境下所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是否会出现。
问题二: CDS来了,“次贷危机”会上演中国版吗?
CDS被认为是造成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要推手,在房价上涨的当下,不少人都会问,“次贷危机”会上演中国版吗?
首先回顾下CDS在美国次贷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在危机发生前,在低利率的背景下,银行等放贷机构不断放宽放贷标准,无收入、负担较重的客户,也可以采用首付低于15%甚至零首付的方式贷款买房,不想等二三十年才收回贷款的银行和信贷公司,索性把这些次级贷款打包,以证券的形式卖给其他金融机构分散风险。这就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RMBS);这些金融机构再把它们包装成担保债务凭证(CDO),卖给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对于风险的存在,投资者就给这个产品买CDS对冲。
在中国,个人住房贷款抵押支持证券(RMBS)主要由银行和各地公积金中心发行。
2005年,建设银行首次发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但到了2008年,美国“两房”(房利美、房地美)由于大量吸收次级贷款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受此影响,中国搁置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直到2014年才重启。
尽管总量较小,不过今年以来,RMBS的发行规模大幅增加,彭博汇总中债登和上清所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以商业银行和公积金中心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公开发行规模至少达约728亿元,是去年全年发行总量的近3倍。
目前来看,由于风险分散度较好,有房屋抵押且首付比例较高、单笔贷款入池金额占资产比例较小等原因,中国RMBS仍被认为是信用风险较低的优质产品。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提醒,房价上涨过快、房地产市场未来或面临调整可能会给RMBS的底层资产带来一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