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预计,在稳增长政策导向下,2019年银行早放贷、早收益的特性可能更明显。在信贷投放总量稳中有增的同时,结构将持续优化,预计以基建、民企等领域为主,尤其是以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等为代表的新基建领域。
银行开年“落贷为安”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结合往年惯例和今年“资产荒”压力比较大的情况,相信不少银行会在一开年就选择“落贷为安”,实现早放贷、早收益。根据历年情况,1月都是信贷投放旺季。
天风证券分析师宋雪涛表示,由于银行存在年初早放贷、早收益和季末冲量行为,社融口径下新增人民币贷款有很强的季节性规律,一般1月是全年最高点,预计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2.9万亿至3万亿元。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从票据利率看,1月票据利率继续回落,反映信贷额度仍宽松。预计1月新增信贷规模可能达3.35万亿元。
在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看来,银行出于早放贷、早收益的考虑,在1月会投放大量信贷。2019年,这一特性可能更明显,原因包括银行资本金压力缓解等。综合来看,预计1月新增信贷规模在2.7万亿元左右,或主要投向基建、企业、居民按揭贷款等。
宋雪涛表示,提早放贷有利于保证全年收益,因此在息差收窄和“资产荒”局面下,2019年银行早投放早收益心态可能更明显。考虑到近期宽信用政策继续加码,全面降准、TMLF、永续债补充资本等手段陆续到位,银行放贷意愿和能力或有一定增强。
信贷投放料以新基建为主
专家表示,未来信贷投向料以基建、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民企等领域为主。
申万宏源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马鲲鹏认为,2019年新增信贷规模仍将提升。整体而言,新增信贷受资本、资金和企业需求三重约束。其中,资金约束在央行灵活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下适当缓和。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企业端资金需求整体放缓,结构上略有分化:传统制造业需求收缩,新兴制造业、智能制造业、一带一路产业、基建项目等仍存在较大融资需求。
从信贷投向看,马鲲鹏表示,在政策引导叠加降准利好等因素影响下,小微贷款投放力度加大;优质消费类贷款仍是零售端配置重点。在投放节奏上,大行一季度会加快信贷投放托底社融。在2019年项目储备整体小幅回落背景下,股份行信贷投放节奏将更均衡,总体而言上半年投放仍快于下半年。
从政策角度看,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表示,信贷投向将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战略新兴产业以及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为主。随着基建项目增加,基建领域投入也会有所增加。“2019年宏观政策着力点在于加大基建投资力度,尤其是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所以基建投资力度会加大。”
潘向东认为,在基建领域的投向可能会向新基建倾斜,主要包括以下领域: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赵亚蕊表示,随着普惠贷款考核口径调整、新一轮定向降准实施及规范农村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等政策相继落地,基础金融覆盖面将不断扩大,流向小微和“三农”等普惠金融领域的信贷资源有望进一步得到疏通,相关贷款预计会有所增加。
赵亚蕊说,目前出台较多扶持民企的政策,银行也会向优质民企增加信贷。不过,资金流通机制是否能完全疏通还有待观察。
当前,多家银行已提出具体举措,加大对民企金融支持力度。例如,工商银行进一步研究部署支持民企发展多项新措施,包括推进总行级合作客户服务落地、完善民企融资区域和行业投向布局等十条具体举措。浙商银行提出,2019年将通过表内贷款和表外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新增信贷投放约1300亿元,以服务民企,占全行可用资源的60%以上。
房地产贷款仍审慎
专家预计,2019年个人住房贷款增量预计会较2018年减少。
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袁雅珵分析,从资金来源结构看,国内贷款累计降幅扩大,自筹资金和定金及预收款累计增速已连续回落,销售放缓对资金来源的制约已显现,融资受限将进一步压制房地产投资。
袁雅珵认为,2019年,因城施策、分类调控为楼市调控主要特征,部分地区房地产政策可能出现微调,但“房住不炒”定位不会改变,调控将以稳为主,首要目标是防止房价大起大落。在此背景下,房地产各主要指标将以回落为主,前期主要支撑房企资金链的销售回款将放慢,导致资金压力加大,进一步拖累土地购置开发,因此整体投资增速将继续处于下行区间。
赵亚蕊表示,在稳健偏宽松的货币环境下,信贷利率有望下降。随着个人房贷利率小幅下行以及因城施策相关政策的执行,个人住房贷款明显下降趋势有一定缓解,预计增速保持相对平稳。
潘向东表示,在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和棚改货币化趋弱情况下,预计2019年房地产贷款继续下降。居民加杠杆空间缩小。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个人住房贷款增量预计会较2018年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