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方案已初步形成。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更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业内人士预计,贷款利率下限有望完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浮动可能有限。银行受到的影响将小于预期,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有望显著受益。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目前贷款利率普遍上浮,完全放开贷款利率下限不会对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冲击,所以利率市场化的下一个突破口是激活存款市场。监管部门应尽量减少对定期存款市场利率的干预,推动资金转向银行其他业务。预计银行针对理财产品市场的研发、推广等都将有进一步的发展。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2012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自同日起:⑴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⑵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此举意味着中国的利率市场化的号角正式吹响。
目前,这个方案只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方案。同时,这个方案仍有进一步调整的可能。近年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在存贷款利率等方面仍有较大推进空间。业内人士预计,此次方案重点之一将是对存贷款利率的调整。其中,贷款利率下限有望完全放开,但是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浮动可能有限,不排除仍将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的可能。针对大额长期存款的利率市场化可能将启动。
多位专家表示,短期存款对利率上浮区间放开比较敏感,中长期存款比较稳定。未来可进一步扩大甚至放开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区间,待时机成熟后再逐步扩大短期和小额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直至最终放开利率上浮区间限制。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复杂而又敏感的政策。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利率市场化将给银行业带来深远影响与严峻挑战。未来一段时期,银行业应从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客户结构优化、收入结构转变、尝试开展综合化和国际化以及提升内部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大银行竞相抬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甚至出现存贷款利率倒挂现象。小银行难以招架,或被大银行吞并,或破产倒闭。这也说明了利率市场化符合收益递增规律,使得大银行日益强大,小银行纷纷破产。
世界银行研究发现,在调查的44个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中,有近一半的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如东南亚、拉美地区、日本等。
中国利率市场化政策进程
中国已于1996年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向市场利率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接着又放开了国债的市场利率,逐步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货币市场与国债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也为政府进行利率调整确定了一个基准利率。这都为利率市场化打下了基础。接下来,中国应首先着手调整利率结构,将法定利率由200多种减少到30种左右,并根据经济运行状况更为频繁地调节利率,同时完善货币和资本市场,丰富市场上的交易品种,逐步扩大企业融资中市场利率的比重。当国有银行商业化进展顺利,银行体系的竞争水平提高和监管机制得到完善时,就可以考虑逐步扩大商业银行决定贷款利率的自由权,放开贷款利率。而如果银行经营状况良好,国有企业改革也取得进展时,就可以逐步放开存款利率。通过这样有步骤、渐进地层层推进的改革,最终实现利率的完全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