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彬是重庆一家小型物流公司的总经理,公司注册资本只有几十万元,两台运输车。今年初,杨彬接到一个大定单,但这个生意让他陷入了另一个“困境”。
“因为我现在的运力不足。”杨彬说,要做下这个单子,至少还要再买3台汽车。
“卖断型接力贷”助“危企”转安
为了买车,杨彬四处筹款,但由于没有足够的抵押物,许多银行都不敢接招。眼看到手的“大生意”要泡汤,朋友向他推荐了华夏银行推出的“卖断型接力贷”,不需抵押,只需小贷公司同意达到转让条件即受让信贷资产,就能拿到贷款。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杨彬找到了华夏银行,银行当天就启动了对他的审核,不到一个星期,杨彬就拿到了100万元的贷款。经过几个月的发展,杨彬的物流公司开始赚钱,后来又买了两台车,公司营业额从前年的3000多万元增加到5000多万元。“华夏银行这个产品非常适合我。”杨彬说,这种融资方式也比在小贷公司直接融资成本要低。
同样因为“卖断型接力贷”,重庆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受到的资金危机得以顺利化解。
今年年初,由于急缺周转资金,该公司按照老办法找到一家小贷公司贷款,但这次小贷公司没有像往常一样放款,而是向他们推荐了与华夏银行合作推出的“卖断型接力贷”。
不到一个星期,该公司从华夏银行顺利获得了100万元的贷款,并利用这笔贷款,企业规模也快速从50人发展到80余人。
“和以前直接从小贷公司获得贷款相比,这种贷款方式能够给我们节省30%左右的成本。”该公司负责人说,以前在小贷公司贷款,可能要等半个月才能拿到资金,而现在最长只需一个星期。
事实上,“卖断型接力贷”受到很多像杨彬一样的小微企业主的欢迎。如华夏银行某支行去年就为30余家小微企业办理了“卖断型接力贷”,每家企业贷款100万元-500万元之间,实实在在地为小微企业做“贴身”服务。
据有关部门的调研数据显示,国内90%以上的小微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其融资特点呈现“短、小、频、急”的现状,使得小微企业遇到了“成长的烦恼”。融资难成为横在小微企业发展路途中的一道鸿沟。如何逾越这个鸿沟?
让小微企业找到最适合的融资
“‘卖断型接力贷’就能让小微企业逾越这个鸿沟。”华夏银行重庆分行一位负责人说,卖断型接力贷是与第三方金融机构(如小贷公司)共同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对于双方认可的小微企业客户,贷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银行发放贷款;第一阶段到期后,根据协议约定条件转入第二阶段,由第三方金融机构承接贷款。这样一来,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幅下降、第三方金融机构的资金占用减少,这种业务创新无疑是三赢之举。
据了解,为解决小企业信贷规模紧、信贷额度小、融资时间短等问题,华夏银行和小贷公司不仅将整合信贷资源,实现客户互荐,推出小企业卖断型接力贷创新产品,双方还将积极探索相关业务系统对接,联手解决小企业融资需求和提高小企业的服务效率。
目前,华夏银行重庆分行同多家小贷公司签订了“卖断型接力贷”相关业务合作协议,利用各自的优势为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此举以银行与小贷公司之间、银行之间的合作为基础,结合各自优势,达到为更多小企业提供融资的目的。
“不仅要让小微企业都能融到资,还要降低他们的融资成本。”华夏银行重庆分行一位负责人表示。为此,华夏银行重庆分行成立了专门的产品创新委员会,一方面致力于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创新研究,另一方面为需要的企业量身打造金融信贷产品。
“更重要的是,可将社会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更好结合,扩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该负责人表示。
为小微企业设立专营机构
专注专营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华夏银行重庆分行探索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
2010年10月,华夏银行重庆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部”成立。专营机构的诞生,为该行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拓宽了道路。在管理机制上,对中小企业业务实行独立的市场营销和风险控制流程、独立的客户划分和评审体系、独立的信贷计划和风险资产、独立的信贷评审系统、独立的客户经理队伍,并具有简化审批流程和开发中小企业专有的信贷产品,从根本上保证对中小企业金融的服务能力。
在市场定位上,该行小微业务实施“烧饼上找芝麻”的营销策略,主要从“四个来源”,即商圈园区市场、核心企业上下游、合作平台、周边熟悉商户寻找需要服务的微企,按照“信贷工厂”模式,实现小微企业客户批量授信和批量管理。
两年多来,在信贷规模和增速上,华夏银行重庆分行按照重庆银监局的“两个不低于”(小企业贷款增幅不低于全部贷款增幅,小企业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的量化目标,加大力度优先支持重庆中小企业发展,全面满足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在重庆市场上提升了华夏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的良好品牌形象。
今年,重庆分行还积极打造小微企业服务特色支行,不仅从人力、财力、贷款规模给予特色支行强大的保障,审批贷款的效率也会提升,保障小微企业贷款更及时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