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被誉为“小额贷款之父”的杜晓山将孟加拉格莱珉银行小额贷款模式引入中国,并在河北省易县成立了第一个扶贫经济合作社(下称“扶贫社”)。据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介绍,20年来,扶贫社先后建立过6个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其中有4个包括河北省涞水县、河北省南召县等,将被中和农信接手。
杜晓山称,“扶贫社需要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缺少资金是最大的瓶颈,没有政府固定的投入,也缺少民间与国外的捐款、借款等。要让扶贫社可持续,中和农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接管后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杜晓山在引入小贷支持扶贫时探索的方向,把输血式的扶贫变做造血式的扶贫。这一举措,也被视为拉开了中国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发展的序幕。1995年8月,扶贫社在河南省虞城县开办了试点,10月在河南省南召县开办。1996年7月,陕西省丹凤县成立扶贫社,2002年河北省涞水县扶贫社也设立。
中国社科院扶贫社是作为1993年的一个小额信贷扶贫项目存在,随着20多年的发展,其小额信贷的扶贫模式在业界也得到了肯定。不过,作为一个项目的存在,其发展的困境也一步步体现。
“后来很难得到外界的资金,资金缺乏,人员管理也远远跟不上,扶贫社有扩展与加强管理的需要。”北京农发基金会理事长李谊青称。
杜晓山表示,后续资金不足、监管模式松散等问题的相继出现,使得扶贫社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以涞水扶贫社为例,十年的发展历程,不过其每年的放款量仍然维持在1000万元左右。
据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会长、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道峰介绍,扶贫社在建立之初受到的政策约束也造成了“双重管理”的模式,扶贫社在当地注册时会挂靠当地的扶贫办,受到扶贫办的监管,社科院作为捐赠资金方也有监管的责任。
“双重监管之下,就容易出现监管真空,这种模式也容易出现问题。”何道峰称,在中和农信接管之后,会明确扶贫社的产权和管理模式,将会成为中和农信一个正常的分支机构。
鉴于上述扶贫社存在的问题,2012年底,社科院决定与中国扶贫基金合作,旗下扶贫社陆续由中和农信接管,进入专业化管理和规模化操作的发展轨道。河北省涞水县扶贫社是第一个被中和农信接管的扶贫社,昨日涞水扶贫社的牌子已经换成了“涞水县农户自立服务社”(下称“涞水县服务社”),并于2013年2月28日完成了注册。
今年3月20日,涞水县服务社完成第一笔放款,5月8日也完成了第一笔收款。5月31日,涞水县服务社完成与中和农信的并轨工作,自3月20日以来,已经累计向445位农户发放331万元的小额信贷资金。何道峰也承诺,未来将想涞水县发放4000万元的小额信贷资金。
杜晓山认为,公益性小贷的意义,还是有特殊的作用,其目标客户为低收入贫困群体,贫困地区的中间收入群体、是现在的银行不愿意操作的。扶贫社易主中和农信之后,凭借中和农信的管理体制,可以发挥规模效益。
截至2013年5月31日,中和农信在全国15个省75个县开展业务,今年放款金额为7.67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0.38亿元,贷款有效客户中农户的比率为99.06%。据介绍,目前农户贷款的平均利率为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