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贷款黑名单容易被拒,但也有很多拒贷是因为“灰名单”,哪些行为会让你进入灰名单?
何为灰名单?
信审朋友说:“很多申请客户他们并不是黑名单客户,但他们以往的“敏感行为”反映出他们存在失约风险,会被信审高度关注,这样的客户我们称为灰名单客户。”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行为会让自己成为“灰名单”,跟金融机构打交道一定要注意以下的几点:
不上征信的网贷肆意申请:现在流行的手机APP贷款、网络小贷都不上征信系统的,很多客户就肆意申请贷款;但有些“行为”会被大数据记录在案。利用“时间差”在不同平台申请网贷,以为会获得了很多额度的贷款。可是网贷会被大数据记录,不同的网贷平台共享着相同的信息,一旦查出申请人负债过高,申请会被拒,同时也会被拉入灰名单。
习惯性逾期:有些人总喜欢逾期一两天,不等着客服催,心里就不爽,但这不仅会被记录,你的逾期还要加收高额罚息。
多家机构贷款:总感觉自己的钱不够用,一周内总计申请贷款50多次;短时间内太频繁,会被信审认为你很缺钱,逾期风险高,而被直接圈进灰名单。
找多个中介代办:缺钱寻路无门,就去中介找钱,而中介往往会集中并反复去各大机构录入你的信息,这样你极有可能被大数据标注成“极度饥渴型客户”,如果是这样你申请贷款只会是越来越难。
有骗贷倾向:一些人明明是“小员工”非得把自己写成“公司总裁”,或者直接提供虚假信息,认为信审查不出来,还能提高贷款额度,然而借款机构会通过大数据分析出你提交信息的真假,如果被发现造假,可能会被这些机构终身秒拒。所以,乖乖填写真实资料,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当然,你可能并不想骗贷,但大数据会分析你的行为,解读出一些倾向;例如,提交资料虚假、用途不符合、手机号未实名认证、手机号使用时间短于3个月,都可能被认为放款风险系数高。
有高利贷历史:一些申请人曾有借过高利贷历史,即使现在如数还清,也会被金融机构重点考察。这些借高利贷的人一般都是走投无路或者涉及黑社会背景的人才会使用的借款手段。无论还清与否,都会有风险。
大数据时代,还要注意自己与各种机构的信用关系
现在的手机贷款APP或是网络小贷公司,多数会利于大数据来做风控,有些实力强劲的公司,可能会自己做第三方征信,比如芝麻信用、拉卡拉旗下的考拉征信、京东金融的京东小白分等等,所以,你看借呗、拉卡拉易分期、京东白条之类,不看征信也能给你下额度。
除了注意自己跟金融机构打交道之外,还要注意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数据时代,我们其实很多方面是透明的。只是大多时候不会遇到全面曝光。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各方面的行为。比如,如下一些特例:
信用卡忘了注销少几元而影响信贷的
电费欠费影响信贷
手机费欠费影响信贷
宽带欠费上征信黑名单
因为网络上的不当言论而进看守所从而影响信贷
信审的朋友说:对于灰名单的审核非常困难,银行会特别关注上灰名单的客户,对于这样的客户,要么限额,要么拒贷。
不要上黑名单,同时也要注意不要上灰名单
只要你保持良好的借贷习惯,提交真实有效的资料,按时还款、不试图欺诈,建立良好的征信,你就可以离开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