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多家银行近日上调首套房房贷利率。其中,首套房房贷利率上浮最高的是浦发银行,上浮达20%。其他银行则将首套房房贷利率从基准利率调升到基准利率的1.05倍。对于二套房的贷款利率,目前北京地区执行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最低上浮20%的政策。
刚需也被列入限制范围?
这次把首套房的贷款利率上调,很多想要购房的人叫苦不迭;政策为什么除了投资客,连刚需购房者也要打压呢?
贷款利率的调整对于刚需购房者有多大影响呢?
利率政策调整直接增加了购房者压力。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
按照首套房房贷30年、利率执行8.5折来计算,购房者如果贷款100万元,则月供为4872元;如果政策调整,首套房贷款25年,利率1.1倍的话,购房者每月需还款6075元,较此前8.5折利率时每月多还1203元;如果首套房贷利率上行到基准利率的20%,购房者每月需要还款数为6369.9元。
这似乎有些看不明白了,调控政策是抑制投资与投机,但银行针对首套房购房者提高利率是在抑制刚需,这好像与大的精神不相符啊?
其实,笔者之前论述过,“刚需”实际上是社会文化和开发商合理构建的一个“伪概念”。什么是“刚需”?在成熟的地产市场中,只有“首次置业者”,没有刚需的概念,不能把年轻人、年轻家庭就统统划归为未来购房的刚性需求;刚需的定义应该是:具有首付资金储备,和合理供款能力的住房需求者;但现在的重点往往是是后面的三个字需求者; 照这个逻辑所有没有买房的人,甚至已经有房的人,都有购房欲望,岂不是世上没有不是刚需的人了?
因此,首次购房贷款利率的提升,本质不是压制刚需,因为“伪”刚需不管升降利率都没有能力购房;而真刚需也不会因为市场行为的利率波动而放弃购房。升息更多是一种指引,让大家对未来的楼市预期发生改变,让房价发生改变的速度更快的发生的引信;另外,随着美联储升息脚步临近,为了规避资金外涌,提升贷款利率、存款利率也是势在必行。
租房的利好,对冲信贷的收缩
不买房,何以解决住的问题?租啊!租房不安心、不稳定?这些或将成为历史。近来热门的“租售同权”、共有产权等解决居住问题的办法,终于开始落地。昨日,《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京建法〔2017〕16号)正式发布,并将于2017年9月30日起正式实施。
其中,两处亮点值得关注:一个是北京住建委再次强调,共有产权住房属于产权类住房,在落户、入学上和购买其他普通商品住房政策一致。再有就是不满30周岁单身家庭可“先租后买”,形成梯度消费;并且未来还将出台支持政策,引导30周岁以下单身青年通过租房方式解决住房困难问题,形成租售并举、先租后售、梯度消费。
尽管此次还是以“产权”为主的政策,但不难看出,租房的相关规定很快将提上议事日程。
租还是买,一直是有住房需求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纠结的问题;过去沉迷于买房,主要在于房产不仅有居住的功效,也有金融的属性。然而,房子的金融属性并非天然的,是在一定时期、一定市场中形成的。当房子不在作为财富的象征和载体的时候,类似经历过日本房价20年低迷不涨、欧洲如德国房价长期增长仅仅和通胀持平的历史数据来看,房子仅是居所,保障性资产而已;甚至市场不景气时候,可能是家庭的累赘和负债,就好比过去五年欧洲四“猪”国(希腊、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经历房价持续下跌的时候,谁还会死守买房就是买财富的观念呢?社会上“逼迫”年轻人买房的观念也会渐渐淡薄。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内的住房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租房的观念势必深入人心;当生活无忧、保障无忧时,普通老百姓自然不会把毕生的财富孤注一掷的押在房子上;随着国家战略的租售同权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家会发现,租的好房子,比买的小房子住起来更舒服;租房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流动性与活力,人们再也不用因为房子固化自己的工作、前途。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有多少当初不敢想、不敢试的新举措率先在地方落地,最终推向全国;此次尝试引导全新的居住模式和产权模式,为尝试缓解今天房价高企和个人幸福的矛盾发展的瓶颈打开了空间。房子终归还是要更好地为人带来幸福,而不是沉重的负债;期待此次改变的成功,能给出新的发展模式,“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