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上半年你不是想贷点款么?这几天赶紧来我们银行办吧,可以贷给你了。”对于电话那头银行信贷员的这番话,老王一时之间回不过神来。老王在陕西经营一家小厂。他很纳闷:上半年自己求都求不来的贷款,怎么忽然就像馅饼一样要从天上掉下来了?
老王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之前别说是贷款,就连想请银行的信贷员吃个饭,人家都没时间。”他上半年曾向山西当地的一家银行申请60万元贷款,用于维持工厂的资金周转。“那时太需要那60万了,但找银行贷款,人家根本就不理。实在没办法,只好找亲戚朋友凑了40多万,还找高利贷借了10多万。”
给老王打电话忙着“突击”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是某股份制银行的信贷员李理(化名)。他也有一本难念的经。他所在的银行总行近期准备到各地分行开展工作检查,检查的重点之一就是各分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完成情况。这突如其来的检查令各地分行领导和李理这样的信贷员慌了手脚。
截至9月底,李理所在分行投放的小微企业贷款不到总行所制定目标的20%。李理表示,原本大家都以为鉴于今年的经济环境,总行的考核会酌情放松,但看现在的架势完全不像会放松。
李理告诉记者:“上半年总行对信贷审核非常严格,我们地方分行怎么敢随便放贷?连平日里合作比较多的大企业贷款都不那么好批了,更何况是风险较高的小微企业贷款?”李理私下里向当地其他银行的同行打听获悉,由于惜贷情绪普遍,上半年当地多数银行均未完成预定的信贷投放目标。
如今,“李理们”叫苦不迭。“平时见到小微企业主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现在要厚着脸皮去求人家借钱。”李理表示,最近一周,他都忙着和以前申请过小微企业贷款的企业主联系,希望他们前来办理贷款业务。他所在分行最近一周已放出去好几百万元小微企业贷款,但离完成总行制定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
对于“突击”放贷是否会埋下风险,李理坦言:“事到如今,我们顾不了这么多了,完成总行下达的任务是第一要务,至于问题和风险都是以后的事情。”
对于突如其来的“馅饼”,像老王这样的小微企业主们在“受宠若惊”的同时,也由衷希望未来小微企业贷款机制能趋于完善,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能进一步加大。“能不能别搞突击放贷,而是有计划地支持我们这些小微企业合理的贷款需求?这样,银行方面的风险也会小得多。”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为确保信贷支持小微企业以及推进“三农”金融,银监会曾提出“两个不低于”的监管目标,一是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平均贷款增速,二是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
由于2011年实施信贷紧缩,监管要求进行了适度调整,不再强调“增量不低于”,但要求保证“增速不低于”。各家商业银行对于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量和增速也制订了发展规划和目标,并将其作为考核地方分行的指标之一。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已认识到小微企业贷款对于银行盈利增长的重要性,但更多的银行将小微企业贷款视为包袱或简单地完成任务,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机制亟待完善。同时,相关部门应给予小微企业贷款更多政策支持。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小微企业是容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和载体,也是激活市场活力的重要经济单元。“大企业客户无论存款还是贷款,可能有几十家银行竞争。银行要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肯定要啃小微企业贷款这块‘骨头’。”
专家认为,鉴于小微企业“轻资产”的特点,银行对其进行信用评级不能仅看企业财务报表,更应关注企业的成长性。企业在完成融资后,银行还要提供诸如投融资、现金管理、投资理财等综合服务,甚至对其经营、产品的销售提供一定的指导,由此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小微企业贷款的潜在违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