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咨询:
金融小白一只,想请问一下大家贷款公司的风控和银行或券商的风控有什么区别?
资深回答:
风险管理是较大的一门学问,从事金融行业无非就是和风险打交道。
对于风险本质而言,有如下风险:
1.信用风险。 2.市场风险。 3.操作风险。
不论是贷款公司、银行、券商或者我所在的小富金融P2P平台而言,都是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风险评估,把风险控制在企业本身可接受的范围之类。
有关贷款公司、银行及证券风险管理岗位是根据各个岗位具体职责所确定具体工作内容。贷款公司的主营业务有债权投资、股权投资等等,而银行及券商主营业务包含但不仅限于上述内容。各公司根据自身的业务品种设计相应的管理办法及操作指引,并结合国家政策法规规范经营。在产品正式推向市场,风险管理这个岗位起不容小觑的作用,运用自身所学金融知识并结合市场运行规律,制定出一系列规则控制风险,而企业从中获得利润。金融行业每天都有着日新月因的变化,贷款公司、银行及券商本是金融行业,各个金融公司都有着相融相通之处,不要把自身定位在风险管理这样一个岗位,从大的方面来定位金融,对自身的规划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努力学习吧少年~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商业银行贷款审查人?求指导
请各位大神指导,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商业银行贷款审查人
这个得看以什么定位来做审查人:
如果将自己定位为流程链上的一环,仅依据审查的职责,什么规定怎么审即可。有无实质风险与我无关,我尽职即可。无偏向也就无风险(国资行具有一定年限,升值无望的审查人即是这类)。
将自己定位为风险控制链上的责任人员,规定之外,还需要对调查环节意图隐瞒意图模糊过去的点进行追问。这样的审查人可谓尽职,但容易走向细枝末节地挑剔,认为有风险就不能做。损失效率甚至丢失客户(青年审查人,没有经过客户经理阶段地一般都是)。
将自己定为为银行业务发展链上的风险控制建议提供者,在我看来是比较理想的审查人。能发现调查环节的问题,也能追问出细节,发现风险。但从银行业务发展出发并不否定业务,而是提出各项风险控制措施。
这是我,一个五年从业经验的客户经理眼中的审查人。
一、要成为一名好的信贷审查人员,有哪些方面需要重点注意?
信贷审查是银行信贷风险把控的关键环节,作为审查人员最理想的工作状态就是把控好风险,把差的项目砍下去,把好的项目推上去。但真正做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事情也没有这么简单,一个是风险并不是那么容易把控,你可能由于经验和能力有限,忽略了隐藏的风险,导致出问题;另一个是风险把控和业务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但有时候又相互矛盾的事情,你想把控风险,但分支行的客户经理和领导对你施加很大的压力,如何去平衡?对此,我谈几点想法和建议。
第一,从能力培养来看,要长期保持积极好学的态度。从职责要求来看,信贷审批人员是银行控制信贷风险的有力保障,其责任是非常重大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信贷审批人员,一方面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特别是有关公司财务、产业和信贷政策、法律知识以及对不同行业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丰富的从业经验是必不可少的,信贷审查人员需要识别企业或项目的各类风险,特别是一些隐藏在背后的实质性风险,对实质性风险的把握要求有足够的经验。此外由于企业的风险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新的风险点也不断出现,这都要求审批人员能够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以识别出各类新的风险点。最关键的,你会发现信贷审查人员都必须是全能型的,各种行业、各种企业你都要去审查,今天审了一笔纺织行业的,可能明天又来一笔房地产的,后天又有汽车销售行业的等等,入行不久的员工,这些行业都搞得懂吗?很难。所以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以后才能够有可能独当一面。
第二,从做事技巧来看,要准确把握银行政策方向。从总行层面来讲,银行每年的行业政策都会有调整,今年放得比较开的行业可能明年就严格控制的。这个一方面跟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相关,总行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把控信贷投放的方向,另一方面,分行也会考虑本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定的行业信贷政策,所以信贷审查人员在审查项目的时候应该充分关注并准确把握银行内部的政策方向。政策方向如果没把握准确,可能会让你审批的项目在上级行或者贷审会的通过率受到影响,另外你自己工作的自信心受到打击,这是很严重的事情,需要花好一段时间才能重拾自信心。这一点,我有体会…
第三,从处事方法来看,要坚持底线也要学会平衡关系。做过信贷审查的人可能都有体会,一笔明显存在问题的授信业务报上来,你随便瞟一眼就看出存在毛病,你退下去,客户经理修改,报上来;你接着跟他指出问题,客户经理又改,又报上来;你最后明着跟他说,这笔业务批不了,担保人背景太复杂,抵押物存在法律瑕疵,项目本身盈利能力打问号。第二天他们行长打电话来了,说这是他们支行的大客户,做好了这笔信贷以后会有大笔结算业务进来,对行里的贡献很大,现在行里就缺中间业务收入,能不能想想办法通融一下,你该怎么办?第三天支行行长亲自来拜访你,晚上要请你吃饭聊天,你该怎么办?这都是在现实工作中需要面对的问题,而且都是一些麻烦的问题,不好解决。我的建议是,坚持底线,平衡关系。底线这个事情是一定要坚持的,存在明显风险的事情如果从你这儿通过了,一方面贷审会上可能通不过,明摆着的问题你都找不出来,大家怎么看你的能力?另一方面,即使支行最后又把贷审会也搞定了,项目通过了,钱发出去了,那万一有一天收不回来了呢?贷审会是不会去承担责任的,最后的责任一定算到你头上来。所以,三思而后行。但在坚持底线的时候,你也一定要注意方法,事实要摆清楚,自己的难处要讲清楚,遇到这种问题是能求助领导的要视情况找领导说清楚,如果不小心领导也是“一伙的”,也需要处理好关系,尽量做到即使贷款出问题了,也能够保护好自己。我觉得在很多银行,处理这些关系也很考验一个人,是一门学问,虽然大家都很厌恶这种事情,但它就是存在的。
二、信贷审查应该如何来做——谈几点经验
信贷审查实质上是对某项信贷业务的风险进行把控,对其收益进行评估,审查其收益风险是否能够匹配以及是否符合我行各项政策。全面地来看,可以把审查工作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于工作流程的把控,包括资料完整性审查和信贷业务合规性审查等;第二部分是对于企业或项目实质风险的把控,包括客户基本情况、经营管理情况、财务状况等;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信贷收益的审查,看项目或企业是否能够为我行带来合理的贡献度。我认为其中最难的也是最关键的是第二部分对于企业或项目实质风险的把控。前后两个部分的情况相对固定和简单,按照制度要求逐条核对就基本能够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我重点谈谈自己对于如何把握企业或项目实质风险的心得体会。
第一,企业基本情况的审查。首先应该先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包括客户的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股东和管理层、公司治理、财务管理模式和信用状况等。这部分应该做到细致周全,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整理出完整的材料和数据,力求把握最基本的风险。
第二,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审查。这两部分是把控企业风险的关键环节,财务状况的审查一般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着手,将这三表结合分析。在我看来财务审查的第一步便是“打假”,结合企业的具体销售、成本、费用等情况对财务报表进行透视,找出其中的不合理部分,挤出其中的水分。然后根据三表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这个过程一般要结合行业中或本地区类似企业的基本情况,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来分析本企业是否能够达到我行信贷投放的要求。
第三,对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趋势的实质性把握。财务报表一般能够反映企业过去以及目前的运作状况,但银行对企业授信以后更关注的是其未来的现金流或还款能力,而这一块是财务报表不能体现的。所以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不仅要分析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而且要通过所处行业市场行情等情况分析其未来发展趋势。其中生产经营情况主要考虑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规模、技术和工艺水平、设备、配套设施、持续生产能力以及与原材料供应商的合作关系等。市场状况主要关注企业所处行业的整体特点、政策环境、发展趋势、竞争态势等。最后结合财务分析和经营管理分析的结果,判断企业目前以及未来的情况,最终决定信贷业务是否能够批准或者是否需要调整相关额度等。
最后,坚持标准,灵活取舍。在平时的授信审查过程中我感觉到差别化管理和风险尺度标准化是一个较难把握的地方。具体来说,就是既要坚持风险管理的标准,又要差别化地对具体风险进行取舍,不能机械地执行呆板的标准。我认为基本的标准一定要统一,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其中差别化情况,做到实事求是。举个例子,同样一个基础设施项目,在发达地区由于同类项目较多、竞争比较激烈,导致收益可能无法覆盖风险,就不能做;但是在中西部地区,如果收益可以覆盖风险,就可以考虑做。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通过具体分析来取舍,到底是做还是不做,不能直视简单地用标尺衡量。一个好的风险管理人员,就是要能够坚持标准,又能够实事求是地取舍。
延展回答:
1、贷款公司规模较小,贷后监控手段较少,所以贷款发放之前的调查要深入细致,否则,一旦放款,借款人转走资金,后面的事情就不好控制了。
而银行呢,银行要给一个客户做贷款,一般前提是,该客户在银行有较长时间的结算关系,有账户流水,一般不和陌生客户打交道。当账户流水符合一定规模了,银行才开始介入授信放款。借款人通过贷款银行进行日常结算,银行通过检查账户往来,可以发现一些信息(不是全部),例如近期借款人贷款1000万购买100台汽车,那么1000万支付出去以后,正常情况下后面陆陆续续会有汽车销售收入进账,比如一周进展几十万,那么这就是汽车在销售。如果一个月内没有任何进账,那么银行就会很紧张!!!
还有借款人缴税、水电费支付都是通过银行代扣代缴、工资通过银行代发。银行通过观察其支付是否中断、是否明显减少等,来判断企业经营是否发生重大变故。
分析账户交易流水本身就是一种本事,流水又和银行系统参数息息相关。贷款公司固然可以索取客户的流水,但是不同银行的流水格式参数千差万别,贷款公司又如何识别真伪?识别有效信息?
所谓银行信贷风控,就是对每一个细节深入细致的熟悉,而不是空洞的FRM之类的理论。所以要到银行作风控,首先你要熟悉银行的结算系统,对公要熟悉,对私也要熟悉。
担保方面的熟悉。第一还款来源前面已经谈过了。下面说说第二还款来源。
抵押物:要熟悉各种抵押物,房产,房产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政策风险?抵押登记如何办理?他项权证也有假的哦,我亲历过,房管局和借款人串通起来骗贷几个亿!!!股权质押如何办理,政府哪个部分受理?出了风险如何处置?有哪些障碍?汽车抵押如何控制?如何拖车?
所以银行风险控制,就是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一个小细节失控,就是几个亿的漏洞!!!
2、券商风控。模型很重要,自营业务的监控,VAR的计算,市场分析模型,这些都要计算机基础和统计基础。
3、职业前景,人人都能做风控。年少时,认为要专业,什么VBASASCFAFRM风险案例模型研究一大堆,其实到了后来发现,做好还是要团队,要管理,要整合资源。也即是另一种能力。专业的知识,可以补救,能力提升则不易。明明知道哪些事情该如何做,但是具体的事情要人去做,手下的人品质出了问题,再强大的风险控制体系,都无济于事。人防物防技防。现在过于偏重技术,例如用大数据建模筛选信贷客户,用行为模型做贷后管理。其实银行里面,更多的强调人品的作用。太过聪明的人不适合做银行。
到了一定位置,什么样背景的风控总监都有,有的来自政府,人民银行,银监局,有的来自律师,有的就是行内的,如公司部老总调任风险部老总,风险部老总调任支行行长,这种调任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因为必须定期轮岗。
所以年轻的时候,更多的要去历练,多岗位历练,不要一开始就定位,就是风险控制,这样很局限,风险控制要跳出理论框框,不懂业务能做风险控制吗?不懂业务细节,连风险在哪里都不知道,何谈风险控制?
不懂管理能做风控吗?风控措施要执行,如何激励下属去执行?
到了更高层面,一个副行长既要分管个金部,公司部、风险部等等。
谁说你就不能到这个层面呢?
职业可以从行业分,专业分:风险控制、销售、财务、法务、办公室
也可以分为:研究类、决策类、执行类、协调、领导
风控知识,我相信,一年半载就都知道了,但是做好却不容易,很多事情到了风控这里,就是硬骨头,有的人领导能力强,善于协调地方政府、协调上下级,轻松搞定很多硬骨头,而有的人虽然知道事情如何做,就是做不了,协调不下来
为啥干银行要好酒量呢,大家都知道和公安、法院搞好关系,对于风险控制有多么重要!!!
做了那么多调查研究,模型数据分析,最后应该是一页A4纸,上面列出要找谁,解决什么问题,到此为止,切入正题,约出来吃饭,喝酒,酒场搞定问题即可。
为啥销售也能作风控,就是他不需要指导前面的细节,只要解决掉A4纸上面的问题即可。
跳出风控看风控,你会看到另外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