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达66.4%,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但与发达国家80%的消费贡献率相比,仍有很大空间。与此同时,据艾瑞咨询预测,消费信贷未来仍将维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2019年将达到41.1万亿,是2010年的5倍以上,将成为驱动信贷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日常消费信贷将迎来高速增长。
政府近年来密集出台扶持消费金融的政策,传统金融机构、电商、互联网金融机构纷纷涉足消费金融领域,消费金融这一蓝海市场逐渐被开发。但我国消费金融狂热前进的背后,仍然存在一些发展瓶颈,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将分析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的瓶颈,并给出相关建议。
市场产业链构成
消费金融是指由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包括消费贷款在内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广义的消费金融包括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所从事的消费金融,比如:房贷、车贷、信用卡等。狭义上的消费金融专指普惠金融,即面向银行覆盖不足的群体或场景,由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等机构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当前,我国消费金融的产业在逐步完善,从场景、产品、获客、数据、风控,到资金,都有专业的团队在深耕,行业内部的企业紧密合作共享,推动产业发展。
资金、风控、场景是长期持续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三大核心要素。场景决定机构能够顺利进入市场,资金决定业务规模,风控决定业务能走多远。
1、消费金融信贷提供商。消费金融信贷提供方主要有4类,包括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大型电商平台、垂直领域消费金融公司。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坐拥牌照优势,融资渠道广,资金成本低,但传统金融机构在挖掘和满足用户需求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电商平台及垂直领域的公司拥有自建或对接场景,用户基数庞大、掌握海量数据,易挖掘需求及时创新,同时建立用户信用生态降低风险,但融资渠道较窄。目前银行系公司仍是消费金融的市场主导者。
2、资金支撑。消费金融机构融资渠道来源主要有:1)吸收公众存款,2)注册或股东存款,3)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4)发行债券,5)境内同业拆借,6)资产证券化等。其中只有银行可以吸收公众存款,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资金以注册资本、同业拆借、资产证券化为主要来源,其他类消费金融机构则以股东投入和资产证券化为主。
海外市场中有专业的资产证券化服务商,在ABS生产、定价、交易等环节里提高效率,实现精准定价并降低风险,国内这样的服务商缺位。
3、信用数据支撑。第三方征信服务公司通常自身不涉入信贷环节,通过自身的用户积累和数据分析技术,对接银行或电商,为其提供信用支撑。其数据来源非常广泛,从户籍、教育、工商注册等政府机构数据到交易记录、合作伙伴、行为偏好等复杂网络信息均有覆盖。
四大发展瓶颈
首先,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发展不健全。我国现有金融征信系统以我国现有金融征信系统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核心,但信息采集和服务对象多为金融机构,个人消费信用覆盖率低。
根据BCG发布的《中国个人征信行业报告(2015)》,央行征信中心有效覆盖了8.6亿人信息,但仅有3.5亿人拥有信贷记录,个人征信记录,个人征信记录覆盖率仅为35%,远低于美国92%的渗透率。商业征信体系主要由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民营机构组成,主要覆盖商业性信用交易支付结算纪律,例如企业间的信用销售、供应商与代理商的信用结算、个人消费信用记录等。
其次,消费金融定价机制僵化。目前僵化统一的定价机制是影响国内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消费金融用户类别划分粗粝,更倾向于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借贷服务。
健康持续的互联网创造价值的模式应是,根据不同客户的信用价值进行差异化定价,而定价能力背后蕴藏的是降低资金成本、坏账能力和运营成本的三大能力挑战。
第三,消费金融机构发展不全面。消费金融的三个核心要素为用户需求、风险控制、资金成本。银行作为传统消费金融主体,业务规模庞大,但模式简单。商业银行的主要优势在于其融资成本低廉,只有银行能够通过吸纳存款的方式进行融资,同时受限于个人征信体系不完善及银行严格的风控要求,大量长尾客户难以覆盖,日常消费额度较低,能够覆盖的场景面窄,个体消费信贷占总业务比重小,银行缺乏足够的动力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电商具有天然场景优势,业务从赊购发展到消费贷款。电商平台拥有大量的沉淀用户,具备海量的用户数据集,风控优势明显;但与银行相比,资金成本较高。垂直领域消费金融公司业务模式类似于电商系消费金融,但平台更小、客户群体依赖于拓展,其融资成本和风控要求更高。
第四,融资成本较高,制约规模扩张。目前我国只有银行可以吸收公众存款,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资金以注册资本、同业拆借、资产证券化为主要来源,其他类消费金融机构则以股东投入和资产证券化为主,资产证券化是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获取外部融资的重要渠道。虽然ABS融资门槛在逐步降低,但仍未能大规模推行,一方面是由于发行门槛高,通常5亿起跳才能有效摊薄发行成本,另一方面投资者对于风控存在质疑。
未来发展趋势
一、消费金融机构联合运营。每类消费金融机构通常只占消费需求广、资金成本低、风险控制强三个方面的一两个,五类消费金融机构都无法同时在三个要素中具备优势,所以为了联合运营是必然趋势。2015年以来,多家金融科技巨头频频与传统金融机构展开合作。相较之下,资金成本短板易突破,如京东利用企业信用和分级资金安排降低融资成本,传统金融机构创新动力不足,但乐于合作分羹;而场景优势和大数据资源具有一定的难以替代性。所以具备场景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参与者,同传统金融机构合作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搭配。
二、商业征信机构是消费金融重要服务提供商。商业信用机构具有长尾数据优势,未来可发展成为商业信用基础数据供应商。在个人征信缺口下,拥有大数据和征信牌照的公司向各方输出信用产品。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一定会带来个人征信数据服务的大量需求,而由央行主导的征信系统覆盖力,消费金融机构享有的高利差收益使得它们愿意付出成本控制潜在风险,第三方个人征信机构基于自身的数据积累和技术优势将获得发展良机。受益于征信缺口,大数据能够带来绝对风控优势。第三方征信服务公司的运营产品是信用数据,而非信贷资金,其需求的扩展来源于企业端风险控制,其成本在于获取信息和后续运营,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数据覆盖面和分析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
三、大数据在消费金融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借助于金融科技,消费金融机构不仅可以降低坏账风险,更可以建立起差异化定价体系。从数据积累和风控技术上来看,银行依托于央行征信系统能够有效获取信息数据,信贷审查控制流程严格,分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部分,十六个环节,风控能力最强;第三方征信服务公司具备大数据和云计算能力,以及长期积累下的用户基础属性信息、购买行为与偏好、资金流、物流等信息,数据可以从不同维度相互校验,构建用户信用生态,数据量大,风控能力强;电商和消费金融公司都具备一定的数据优势,能够通过对接第三方信用服务,建立自身的风控系统。
大数据通过对个人财产、经营、库存、流通、消费、社交等信息的分析,为小微企业和普通居民刻画用户生态,从而实现差异化定价,大大提高了消费金融的包容性,使金融服务下沉到低净值的客户中去。
在大数据思维的驱动下,消费金融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精准授信,通过专业化标准化的分类,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建模解决传统信贷中的失准失察;第二是信贷创新,做到准入精准化审批自动化、风控模型化;第三是客户需求的把握,建立统一的客户标签和客户画像,形成客户的全景视图;第四是风险判断,通过数据的合成搜索多维数据对异常行为进行判断。
四、消费金融机构与资产证券化连接。消费金融机构的借贷成本体现在其融资渠道上,其中银行能够吸存纳储,成本最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同时可以进行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融资,成本仅次于银行;电商平台由于没有消费金融牌照,大多依赖于自有资金,近年来在拓展外部融资渠道上也取得重要突破,通过ABS有效盘活了资产弹性,成本再次之;垂直领域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渠道与电商类似,但资产规模较小,摊薄ABS发行成本高成为一大障碍,而通过P2P平台的融资成本要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机构。
消费金融机构面临的资金需求的问题,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解决,资产证券化智能云金融提供服务,将底层资产透明化,进行存续管理规范、分类统计。
五、消费金融法律体系有待完善。良好的法律环境是消费金融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对防范风险、维护各方利益必不可少。我国虽然已出台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等行业规章,但专门针对消费金融的法律仍处于缺失状态。因此,应从两方面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一是制定专门的消费金融法律,如《消费信贷法》、《消费信用法》、《个人破产法》等,以此切实维护消费金融各参与方的权利与义务,维护消费金融市场的良性运转。二是修改现有的法律条款,包括《合同法》、《担保法》、《保险法》、《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与消费金融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从法律环境上改善消费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