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新疆和田市种田的宁陵县张弓镇农民李德勇匆匆乘飞机飞回老家,因为先后产生的5笔“被贷款”愁得他彻夜难眠,欲哭无泪。昨日上午,面对记者的采访,老李再一次急得抹眼泪,因为要消除这5笔不良记录,对于多年没有回家的他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遭遇5笔“被贷款”
据了解,老李是张弓镇邢庄村人,今年54岁。10年前,老李前往新疆和田市发展,种植和田枣。今年3月,老李准备再扩大200亩种植面积,并打算在和田市贷款50万元。几个月后,老李用土地作抵押办齐了贷款手续。今年6月28日,当他去银行领取贷款时,却被银行告知他有信贷不良记录。而且,这些贷款总共5笔,时间在1995年至2006年,涉及金额11万多元,贷款地点都在老家农村信用社。
老李想了又想,自己的确在银行贷过一笔款,而且没有完全归还,但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事儿。1995年至2006年,自己从来没有贷款过。为了尽快办好贷款,老李赶紧催促在宁陵的女儿前往信用社查询。但工作人员称必须本人回来方能查询。老李不敢怠慢,赶紧购票飞回老家。
不良记录消除难
到老家后,老李前往宁陵县农村信用社合作联社查询。“我连大门就进不去,人家要求说明去找谁,但我说不清,人家拒绝进门。”后来,老李分别前往贷款产生地张弓、阳驿等乡镇信用社,人家都说正在查处,具体何时能消除不良记录都不明确回答,后来干脆不接老李一家人的电话。
昨日,记者看到了老李手中的5笔不良贷款记录。其中4笔贷款分别产生在宁陵县的张弓、阳驿、赵村等乡镇,另有一笔9万元的贷款产生在夏邑县。“我从来就没有去过夏邑县,你说稀罕不?”老李一边说,一边抹眼泪。
记者查看不良记录后发现更为离奇的事情。其中在2006年8月10日当天,产生在老李身上两笔贷款。而且是当天放款,当天到期。“我一个农民,当天贷款就要求当天归还,我弄这干啥?”老李说。
神奇的“关联错误”
当日上午,在宁陵县信用社,办公室张主任称老李的事情他知道,因为他的确贷过款。对于此事,张弓镇信用社会计胡文浩称,当时放贷5000元的老主任、老信贷员都能证明老李用了这笔贷款,当时催老李还,老李没还。现在老李不承认了,但他们有人证。对于贷款时间,胡文浩表示好像是1995年。
“他们认为这笔款是我贷的,我要求信用社出示原始证据,包括我的印章和个人签名,但信用社不给我看。”老李说。
阳驿乡信用社负责人梁玉超称,产生在老李身上的两笔贷款是2006年的,当时的老信贷员已经退休了。现在他们正在调查,究竟是信贷员贷款自己用了还是关联错误,他们查清后会给记者反馈。半个月时间,能把这个事情搞好。
赵村乡信用社原主任称当时关联错误,把李某勇当成了李德勇,目前正在消除这笔不良记录。夏邑县信用社风险科的李姓女工作人员解释说,当时是因为夏邑县孔庄乡信用社关联错误,他们愿意给老李出示证明,证明老李没有贷过这笔款。
众所周知,银行贷款本来是很严格的事情,需要本人到场、本人签字,究竟是怎样的关联错误,能让贷款人“张冠李戴”,记者将继续关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