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在银行各位职员的鼎力“相助”下,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各种信用卡、大额消费分期、无抵押贷款的轮番冲击。
欠钱的是大爷,这句话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成为真理。那会儿但凡从老辈儿嘴里听说,谁谁谁从银行里贷了几万块钱,开了厂子买了夏利,顿顿都能吃上大 白馍与大肉片,你会觉得这个人简直就是“天神下凡”。长大后,我更加坚信这一点,你看现在哪家企业扩大经营不动用银行贷款?靠自己的钱去发展壮大那才是 24K纯傻逼。甚至某种程度上,银行授信额度成为了检验企业是否坚挺的唯一标准。
如此高大上的“资本游戏”,本以为我等穷屌这辈子都无法亲身体味其中的无上奥妙。可没成想这几年,在银行各位职员的鼎力“相助”下,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各种信用卡、大额消费分期、无抵押贷款的轮番冲击。甚至哪天鸿运当头,我们更能感受到“被贷款”的澎湃乐趣,真是哔了狗了,逆了天了!
这几天,郑德幸的事情在网上疯传,大致如下:“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生郑德幸为赌球借用、冒用28名同学的身份证、学生证、家庭住址等信息,分别在14家网络分期、小额贷款平 台欠下58.95万元贷款。日前,郑德幸从青岛一家宾馆的8楼跳下,结束了21岁的生命。”除此之外,据媒体报道:“陕西的女教师周某一日忽然收到一纸 ‘扣发工资告知书’,发现自己莫名成了一笔小额贷款的担保人,因贷款人不履行还款义务,将每月从她的工资中扣发2500元用于清偿贷款和利息,学校里和她 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其他同事……而前不久,南京5名银行从业人员在查询个人征信记录时发现,自己名下各多出了一笔少则18万元、多则50万元的个人信用贷款。如果不是因为办理房贷需要查询征信记录,‘被贷款’而蒙在鼓里的情况恐怕还会继续下去……”
说实话,这种子虚乌有的神仙情节我虽未亲身经历,但却绝不会质疑它的真实性。这几年银行的“贷款乱象”频现报端,各种推荐信用卡鼓励消费的桥段也在各 大城市频繁上演。我自己也曾在办理无抵押贷款时,感受过其中的热情。本来因为要买房首付不够,所以就想去某银行咨询一下无抵押消费贷款的具体办理流程,结 果刚进大门,就直接被某业务员拉进会议室,听他天花乱坠一通承诺,最后我以“银行流水不够,个税社保缴纳偏低”想要借故离开时,依然能听到他不甘的回响: “大哥只要您想用钱,我们都可以操作。到时候消费发票也能一并给您开了……”
如果上述桥段仅代表银行业对于扩张放贷的冲动,那么接下来我听到朋友讲到的这段真实故事,则更引人深思。他的父亲曾在山西侯马一家刚改制没多久的商业 银行里有一笔25万元的房产抵押担保贷款,后因贷款资质丧失,贷款无法清偿,银行却并没有实施“找担保人进行催缴或者拍卖房产”等常规处置方案,而是为了 使自身银行的利益不受损失,反而极力鼓动他父亲将该笔贷款放到朋友自己的身上,以期继续保证本金的安全,赚取利息。更可怕的是,我的这位朋友因为自己头上 有好几笔无抵押贷款,担心因此个人信用受到影响。但这些都在该银行职员的强力操作下,让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起来。来看下面这段真实对话——
朋友:“我爸的贷款,凭什么放到我的头上?”
银行职员:“没事,反正这笔钱也是你爸还,就是借用一下你的名儿。”
朋友:“可我去年刚买了房,头上有好几笔无抵押贷款,你这样操作,岂不是要害我?”
银行职员:“我听你爸说,你之前因为历史原因,还有一张身份证一直没有使用,也还没来得及注销,你可以用这张身份证来操作。”
朋友:“这样也可以?”
银行职员:“当然可以,你只要用这张身份证来操作就可以,我给你弄成未婚,这样你媳妇儿也不知道了。你什么都不用管,把你爸当时贷款时的材料重新手抄一遍,让担保人也重抄一遍材料,交个照片按个手印签个字,一切就搞定啦……”
银行虽改制成功,但“陋习”却愈显华丽。一笔程序完全不合规的贷款,就这样在银行内部的“强大能量”下,华丽丽地呈现了。长久以来,老百姓都有一种 “民不与官斗”的仰视感。可“公家”的威严是建立在制度合规与审查严格的基础之上的。我们理解银行在维护自身利益之时的“八仙过海”,但没有制度红线,一 切都只是空中楼阁。
银行疯狂放贷美化盈利,行!老百姓贷款撬动好生活,好!但一切请合规操作,否则,我们真得说上一句:“欠钱的就是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