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外出种西瓜是从2003年开始的,当时就靠着我们几个村民联保,每个人从信用社贷到了3万元,成为我们的第一笔投资资金。”乐清市仙溪镇后林村村民、乐清市琼乐西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章财富说道,与以前一样,他们的贷款还是来自农商银行,但有所不同的是额度提升了,现在从事域外农业的村民平均贷款有二三十万元,贴息贷款最高的还达到50万元。
在乐清的东北部,以大荆镇为中心,辐射周边仙溪、湖雾、龙西、智仁等乡镇,昔日一些偏远的贫困乡镇,如今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因为,这里有一大帮和章财富一样不服输的农民,以他们“独特”的方式走出致富路。在乐清农商银行小额贷款精准扶贫的支持下,一些有技术技能又有创业意愿的村民决定外出闯一闯,“域外农业王国”的佳话也从此开始。
据悉,乐清农商银行坚持“支农方向不变、支农力度不减”,确保信贷支农落到实处,农林牧渔贷款占乐清市银行业的95%以上。截至2016年3月末,各项贷款余额215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91亿元,占比达88%;3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户数占比达82%。一笔笔小额贷款,带富了一方老百姓。
A 域外农业:金融扶贫拓宽了新天地
提起乐清大荆一带,总离不开西瓜的话题。
人们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似乎这话不适用于大荆,这些地区山多田少,致富的自然条件相对落后,只好外出闯荡远至“天涯海角”拓宽致富路。特别是仙溪福溪地区,其中大岭头村,从最早1人发展到全村95%以上劳动力“走出去”到海南、四川、云南等地种植西瓜,从原来的分散型种植到现在成立多家西瓜种植合作社,形成了集生产、销售、农资供应、配套产业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
成立于2015年的乐清市琼乐西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乐清市唯一一家西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曾在海南博鳌大会堂成功举办“西瓜种植研讨会”。该联合社有7家专业合作社合并而成,共有社员1000多人。现联合社在海南、云南等地经营农业种植3万余亩,年投资3亿多元,年产值4.5亿元,实现利润上亿元。同时在多省份建立石斛、火龙果、西瓜等示范中心,带动周边永嘉县、黄岩区、仙溪、大荆等镇农户2500多户,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产值超百亿。其主业西瓜已走向全国,走进中南海。
西瓜能走进中南海的背后,还有一份份小额扶贫贷款的大功劳。原来,承担乐清市全部山老区乡镇的小额扶贫贴息贷款重任的乐清农商银行,仅大荆片区近5年累计投放信贷200多亿元,覆盖2万余户农户农企,其中累计发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4亿元。特别是在前几年信贷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该行将政策向大荆、仙溪等地区倾斜,只要村民有需要且条件符合,就给予大力支持,开通绿色办理通道,纯信用发放并提供优惠利率。
比起一般涉农贷款,域外农业贷款让乐清农商银行操更多的心,5年来,乐清农商银行到海南、云南等地实地考察调研域外农业就达30余次,主要了解农户生产经营、资金需求和贷款用途等情况,以便更精准地扶贫到每个资金需求点。特别是在2014年,受“毒西瓜”事件的影响,大量优质西瓜滞销,村民叶飞损失惨重,银行客户经理还远赴四川提供信贷支持,帮助共渡难关。经过一年的重整,叶飞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并带领十余户邻居扎根于四川瓜田,成为颇有影响力的瓜老板。
现在,大荆人在银行里的存款也日渐殷实:截至今年3月末,乐清农商银行大荆支行存款达38.71亿元,其中下属存款最高的网点仙溪分理处有45%的存款来自域外农户。
B 绿色农园:精准扶贫打造新样板
与别人走出去相反,59岁的高塘村叶冬青“不走寻常路”,回村创业,实现了在家门口赚钱。
回乡自主创业的叶冬青曾在云南一科技局示范基地种植青枣、火龙果、释迦果等果物,种植了10年,10年的时间让他掌握了充分的作物栽植技术和丰富的栽种经验。2014年夫妻两人回到仙溪,因自有资金不足,向乐清农商银行申请了3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购置了四五百只鸡鸭、100余棵白枇杷树,把自家的地开垦出来,内部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绿色生态农业圈。
难以想象的是,这样一个生态农业圈年产值可达几十万元,夫妻两人自己干,没请过工人。
“除了白枇杷外,我还向一些果蔬专业合作社和其他农户收购杨梅、葡萄的落果用来酿酒,目前大概有100多坛2500多公斤不同种类的酒。剩余的杨梅做成杨梅干,卖给一些来雁荡山旅游的顾客。”非常有经济头脑的叶冬青继续说道。
在乐清市其他贫困乡镇,还有更多像叶冬青一样的创业能手,勇敢地追求着自己的春天。镇安乡坎头村村民冯忠芳和其亲戚合伙种植葡萄达60多亩,2015年为引进新品种申请贷款,得到了5万元扶贫贷款和25万元农业贷款;湖雾镇赤沙村的村长老林经营金沙生态农场,农场面积逾200亩,为建设现代化猪舍和购买黄桃树,成功得到了50万元扶贫贷款……农民创业增收的动力进一步增强。
为适应新时期扶贫攻坚的金融服务需求,乐清农商银行积极探索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目前已拓展涵盖茶叶、果蔬、石斛、大鲵驯繁殖、农副产品综合开发等22条农业链条授信总额达2.5亿元。创新推出农业产业链信用贷款“信四条”:凡符合“借款人已婚、经营3年以上、在他行没有贷款、信用良好”四条标准的都可办理信用贷款,链条内信用贷款授信额达1380万元。通过链式金融帮扶贫困农户,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链条内农户年收入可达5-10万元。同时,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创造本土就业机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起到“支持一社、带动一片”的作用。
C 金融生态:扶贫到“最后一公里”
“之前到镇上网点领新农保,开车都要30分钟,更何况我都是走路过来的,来回办个业务往往要耗费半天的时间。现在到这里刷一下存折就办成了,半个小时都不要。”70多岁的章大爷刚刚在湖雾镇金融超市体验了存折取款服务。
走进金融超市,可以看到,这里办公桌椅、电视视频、支付器具、礼品展示柜,应有尽有。大荆支行行长金冬秋说:“在我们大荆片区,金融超市不仅是金融服务的便利店,更是扶贫帮困的新平台。”新设的金融超市,不仅具有小额取现、转账、公共缴费等基础金融功能,还包括小额农贷、信用卡、市民卡等业务的预受理、金融业务咨询、专家门诊预约以及网上代购代销、快递收发服务等电商服务的功能,让村民少跑腿,做到了“致富有渠道,贷款有通道,发展驶入快车道”。
像这样的金融超市,乐清农商银行在湖雾、仙溪等地区设立了5家,并定期安排流动服务车、移动终端到没有机具覆盖的偏远村落进行上门服务,实现贫困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截至今年3月末,共布放助农服务点905个、POS机4493台、ATM等现金自助设备317台,拓展网银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客户超35万户。
金融扶贫的精准,离不开一张“信用网”。
实施精准扶贫、推进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是要加快贫困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这几年来,为了更好地优化贫困地区金融生态,提升农民的诚信守信意识,乐清农商银行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融入支农支小服务、普惠银行建设中加以落实,加快网格化管理和整村授信步伐,通过宣传走访、建档建户、授信评定等工作,将农户信用信息与扶贫信息结合使用,在“了解农户”基础上摸清信贷需求,为广大低收入农户获得贷款开辟绿色通道。
去年8月,乐清农商银行在农村信用体系工程建设基础上启动整村授信工程,将芙蓉良园村、大荆荆南村等15个村作为第一批信用村整村授信试点对象。截至2015年末,已创建信用村527个、评定信用农户14万户。今年该行更加重视金融精准扶贫,加强建档立卡工作,对已发放的4万多张“丰收爱心卡”农户进行积极的信贷支持,对已建档的“扶贫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精准化支持范围,进一步提升扶贫贷款覆盖面,增强欠发达地区的“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