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广东深圳、上海后,北京对“首付贷”的清理也在进一步“落地”。
当“首付贷”这一借款凑首付的方式被逐步叫停后,其他渠道却未受到明显影响。随着购房需求的旺盛,这些依然存在的渠道受到购房者的追捧,其中便包括银行消费贷款渠道。
有银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个人消费类贷款是今年多家银行开拓的重点。在这一背景下,消费贷款流向“堵漏洞”便成为当务之急。
本报记者杨洋“我们确实在这两天下发了清理‘首付贷’的通知,通知主要是下发给协会会员和观察机构。”4月20日,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证实。
继广东深圳、上海后,北京对“首付贷”的清理也在进一步“落地”。
记者发现,当“首付贷”这一借款凑首付的方式被逐步叫停后,其他渠道却未受到明显影响。随着购房需求的旺盛,这些依然存在的渠道受到购房者的追捧,而这其中便包括银行消费贷款渠道。
虽然监管部门和银行机构明确规定,银行消费贷款不得用于买房,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某银行机构负责人在不久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担忧地表示,房地产风险以及房贷风险是其今年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整顿再升级
记者看到,在这份名为《关于清理“首付贷”类业务的通知》中,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明确要求协会各会员、观察员机构立即开展自查自纠,自即日起全面清理、停止新增“首付贷”类业务,存量业务妥善消化和处置。
通知还要求,协会各会员、观察员机构在5个工作日内将“首付贷”类业务交易额、存量、投资人数量等业务情况和自查自纠情况反馈至协会秘书处,协会将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检查。
“首付不够,请找我们,贷款零门槛”———时至今日,记者在网上依然可以轻松地查询到可以办理“首付贷”的机构的宣传口号。
记者近日在走访北京多家房地产中介机构时得到的答案均是,目前无法进行“首付贷”操作。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因为有需求,所以“凑首付”现象依然存在,只是操作更为隐蔽。
“首付款究竟是自己的还是借来的,特别是通过网络渠道借来的首付款,核实确实存在一定难度。”某银行房贷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而据记者了解,多家银行在近期加强了对贷款人资金状况的核对。“目前,借款时银行更强调客户的工资流水、个人存款,特别是近几个月工资的变动情况。”某购房者透露。
记者注意到,不久前上海已下发通知,再次明确,“购房人在申请贷款时还应承诺首付款为自有资金,违反承诺则作为失信行为信息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几乎与此同时,深圳市金融办、互联网金融协会先后发布通知,对深圳地区“首付贷”情况进行摸底,严禁企业开展高杠杆房贷业务。
首付款依然可“贷”
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的会员、观察员机构显然并未覆盖到所有网贷平台。目前,个别网贷平台依然公开宣传可以办理最高50万元额度的“首付贷”。
在采访中,一些购房者向记者明确表示,虽然“首付贷”被叫停,但可以通过银行消费贷款途径获得首付资金。
一位成功申请到消费贷款并用于缴纳首付的购房者告诉记者,消费贷是以装修和购买红木家具的名义申请的,贷款进入第三方个人的银行卡就可以提取出来。
所谓消费贷款,也叫做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从用途来看,主要包括房屋装修、购买车位、旅游、出国等个人生活消费。央行、银监会早在2010年出台《关于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消费贷款不得用于购房。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有银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个人消费类贷款是今年多家银行开拓的重点。在这一背景下,消费贷款流向“堵漏洞”便成为当务之急。
不过,也有购房者向记者表示,消费贷款将被银行记录,会影响房贷申请到的额度,其实并不划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银行一方面要严控消费贷款流向;另一方面也要严格房贷差别化政策。
上海相关部门近期再次强调从紧实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对拥有一套住房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某银行房贷部门负责人说,为获得较多银行贷款,部分购房者虚开收入证明,我们对此会明确告知客户,这样是无法获得贷款的。
不过,一些购房者也向记者透露,在贷款的审核上,选择一些中小银行和外资银行依然“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