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农业“政银保”试点项目搭建起的可推广、可持续运营的投融资平台,吸引、撬动社会资金扩大农业投资规模,省级龙头农企申请贷款最高额度由不高于450万元提高到650万元,市级龙头农企申请贷款最高额度由不高于350万元提高到550万元,有效破解了农业贷款难题。
江门农业“政银保”全面推广工作正式启动实施。昨日下午,我市举行江门农业“政银保”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由市农业局与5家合作银行、2家合作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自由结对的创新机制,实施第二轮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项目,撬动社会资金达2.6亿元。市政府党组成员容福华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
江门是全省首个实施农业“政银保”的地级市。自2014年以来,我市农业“政银保”项目现已取得显著成效,市县两级农业“政银保”体系构建基本完成,有效缓解了农业“贷款难、贷款贵、风险高”问题,构建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强市建设。
在两年多试点实践经验基础上,我市积极探索适应新常态财政支农新途径和金融服务“三农”新模式,完善创新农业“政银保”合作机制,不断扩大和深入推进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项目。
容福华在讲话中表示,新一轮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项目将体现在5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开放”,开放合作银行和保险机制,凡符合项目合作基本条件的金融、保险机构均可结对开展农业“政银保”业务;二是“扩容”,扩大受益对象,有诚信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以及本地农民均可申请农业“政银保”贷款;三是“深化”,深化再融资模式,以财政资金为引子,引入企业资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政银保企”四方共同参与的合作模式;四是“提高”,分类提高贷款最高额度,省级龙头农企申请贷款最高额度由不高于450万元提高到650万元,市级龙头农企申请贷款最高额度由不高于350万元提高到550万元;五是“防控”,加强风险防控,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完善逾期叫停机制,将风险控制纳入对合作贷款银行和保险公司绩效评价指标,将贷款对象纳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将风险分析研判常态化。
记者了解到,第二轮“政银保”合作贷款项目中,我市将通过农业“政银保”合作机制,撬动社会资金达2.6亿元,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产业转型升级。签约仪式上,合作银行还与多位企业代表签订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意向书。
我市是全省最早实施农业“政银保”的地级市试点。据统计,两年来,我市按照扶持资金池1:10比例放大贷款规模,撬动银行贷款总额累计2.5亿元的免抵押低息贷款额度,累计发放贷款1.9亿元,直接扶持农业经营主体48家,惠及农户3万多户,促进实际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新增8家,目前全市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已达65家,培育农民合作社新增405家,带动规模种养大户20万户,占全市农户的53%。
记者了解到,我市农业“政银保”试点项目搭建起的可推广、可持续运营的投融资平台,吸引、撬动社会资金扩大农业投资规模,有效破解了农业贷款难题。“江门经验”吸引了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中国保监会组织全国保险行业等到我市调研、考察,并得到国家农业部在全国财务工作会议中隆重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