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伊始,受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下滑影响,我国大中型制造企业举步维艰,我省也不例外。这些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产品价格下降、销量萎缩,成本却居高不下,甚至许多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的风险。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宋治平认为,造成企业成本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财务费用过大。“大中型制造企业都存在贷款额度较大的特点。在经济形势好时,企业盈利能力强,贷款利息带来的财务费用即使高些,只是减少盈利水平,企业也能够承担。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高额的贷款利息就成为企业严重的负担,甚至会压垮企业。”
宋治平说,目前,金融机构在贷款方面有两个层面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一是国家降准降息政策企业很难享受。原因是企业在银行贷款时都要在基准利率上上浮10-30%,在贷款期内国家即使降低利率,企业仍然要按原利率标准支付利息。二是流动资金贷款到期后,银行即使再贷给企业,也要先还后贷。大中型制造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一般在十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企业既要保证生产,又要还贷,为筹措资金经常不得不求助于高利率的民间资本,如小额贷款公司,其利率高出正常银行贷款的6-10倍。即使是政府成立的担保公司,利率也高出银行很多,并且额度还很难保证企业所需。
“应调整大中型制造企业银行贷款政策,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宋治平建议,给予大中型制造企业贷款时享受国家基本利率或利率下浮的政策;企业在倒贷时不用先还后贷,而是采取倒据的方式。此外,给予我省大中型制造企业“五险一金”缴费基数按吉林省最低工资标准、缴费比例降到20%以下的政策。“这样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增强我省制造业企业竞争能力,使企业渡过难关,从而保证员工就业和经济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