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7月5日上海财经大学举办的2012小企业金融论坛上,有一组数据显示了小企业生存的艰难。
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有2.9年,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3.8万家受访的工业类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显示,仅有15.5%的小微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
小企业融资难可见一斑。那小企业融资为什么难?在上述论坛上,多位专家认为,小企业之所以融资难,不仅是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与生俱来的缺点所致,同时,相比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高也让它们生存雪上加霜。
上海财经大学小企业融资研究中心主任徐晓萍认为,小微企业存在与生俱来的缺点,如缺乏抵押,财务数据残缺或不真实等,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对他们望而却步。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小企业融资难本质就是规模不经济,抵押品不足和信息不对称。
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马弘则认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滞后,一些银行中长期资金都配置到政府主导的大项目,而对中小企业只有短贷,一旦经济下行,银根收紧时,小企业就断贷了。另外,小微企业融资规模小,一般都是20万或30万,银行贷款的单位成本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所专家何德旭认为,债券市场歧视小微企业,一些大银行成立的小企业服务中心相关部门效果不佳,“多是做给上面看的,缺乏执行力”。
贷款成本高更是让小微企业生存雪上加霜。
根据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理事长王世豪的介绍,央企国企资金多,资金价格多为基准价或下浮价,而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资金价格为基准利率的1.5倍(9%左右),至于PE、担保、小贷公司、村镇银行的资金成本更高,而证券市场创业板、中小板的资金杯水车薪。
“然而,老百姓的资金多,但投资无门,广大小微企业需求多,却借贷无门,而虚拟经济领域资金泛滥。”王世豪说。
在小企业金融论坛的分组讨论中,上海圣莱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志坚则揭开了小企业融资难的黑幕。
曹志坚表示,一些银行的大量贷款不是从明处流到小企业,而是通过诸如贷款皮包公司这样的中介来暗箱操作流入小企业,而中间收取的回扣一般达到15%左右,并且不留证据。
听到“不留证据”这句话时,上海汉马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方颖恍然大悟,“难怪我最近从小贷公司借款他们不开发票,我催了几次现在还不给我。”
回扣的现象也得到一些在场人士的认可,不过徐晓萍表示,“25%这么高的回扣还真是没有听过。”
上海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季晓东表示,破解融资难局可以从全力打造企业征信系统,政府加强政策扶持和金融改革,鼓励“实业”开始。
马弘透露,上海市的小企业融资批量化试点效果好,政府准备在下半年制定实施意见,在全市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