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如果一切顺利,持续时间近8个月的海亮股份重组金龙铜管一事,将尘埃落定。55岁的冯海良与68岁的李长杰,也将正式握起双手。
尽管还没有看到正式的公告,但比较受到认可的说法是,金龙100%股权给了海亮股份,但海亮在上市公司中对等性地换给李长杰团队25%股份,外加二三十亿资金。
从此金龙入海不复还,将偏居一隅的“新乡无氧铜厂”拉扯为世界最大的“金龙铜管”,李长杰英雄也有歇鞍时。行业排名第一的金龙铜管被老二海亮股份收购重组,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二者不同的发展理念、生存环境、融资手段、管控模式、机遇选择等,最终造成了现在的结果。
金龙和海亮都源于体制内,企业发展的第一大笔钱,都是来自银行。比如说,李长杰在“新乡无氧铜厂”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磨破嘴皮子从建行拿到了600万元临时贷款。
在先后摘掉红帽子之后,二者走上了完全不同,但又充满地域特色的发展之路。李长杰专注于铜管,专注于技术和市场,并做到了全球最大的精密铜管生产商。而冯海良则“尽可能将旗下产业资产证券化,利用资本平台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2008年,金龙铜管直接引进渣打投资、雷曼兄弟和高盛三大巨头改善股权结构,并在2012年发布招股说明书,希图在国内主板上市。但上市并不顺利,由于债务过高、毛利率较低等原因,最后企业不得不放弃这一计划。没有新的融资渠道,金龙就不得不陷入“不停倒贷”的怪圈。
到2014年底,金龙铜管的销售收入达到350.66亿元。但据资深财经记者周健调查,逼迫金龙接受重组的“最后一根稻草”,竟然是金龙集团旗下新能源项目占用金龙铜管的一笔总额为16亿元的银行贷款。
反观2008年1月,海亮股份登陆中小板,截至今年10月共募集资金近21亿元;其后数年,海亮的控股或入主的四川金顶股份、海亮国际等上市公司,又先后成为其“提款机”。2015年7月,海亮教育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首次融资2000万美元。去年年底,海亮集团又宣布进军现代农业,欲以六年为时间轴线,以260亿元投资为产业基石,打造一个“全自营产业链”的农业版图。
企业的命运,取决于企业家的战略选择,但企业家的战略选择,又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地域文化。
海亮股份所在的诸暨市,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A股上市公司达到13家,同时在新三板挂牌4家,数量位列全国第三位。
金龙铜管所在的新乡市,只有新乡化纤、华兰生物两家A股上市公司和其他1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在整个新乡市,这几年不断有一些企业因涉入融资“担保圈”的泥淖而无法自拔。
正因如此,当我们看到裹挟雄厚资本实力的江浙企业杀气腾腾地奔入内地,如收购金龙铜管这般,对一些我们辛辛苦苦培育壮大的优势产业实行“斩首行动”,就更是具有一种“历史深处的忧虑”。关注投实在微信对话框回复“金龙”收看《上市未捷 金龙铜管将被最大竞争对手并购 李长杰英雄泪满襟》。
金龙最终能否“入海”,作为旁观者,我们只能等海亮股份的公告最后确证。但投实君认为,关于“金龙”命运的探究和思索,却远远不能止于海亮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