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宁波等地银监局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当地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资产规模,均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与此同时,不良贷款大幅上升,净利润负增长。面对逐步恶化的经营环境,银行贷款也变得更加谨慎。据业内人士介绍,为了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除了购买债券,银行非贷款资金运用又重新开始青睐非标、地方政府类资产。
面对“资产荒”危局,商业银行合理调整资产结构,增加盈利性较强资产的配置比例,亦属正常经营之举,无可厚非;若依然沉浸于对资产规模高扩张和利润高增长追求之中,不顾监管部门规章和经营风险,将大量资金转移到曾经带给银行辉煌的“非标资产”领域,则有点本末倒置,是一个危险的举动。
“非标资产”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等。如果商业银行在遭遇经营“寒冬”之时,把资金配置注意力再次转向到“非标资产”领域,至少会带来三方面的金融隐患:
一方面,有可能导致中间业务恶性膨胀。倘若商业都为着眼前的短暂经营业绩,将资金配置到“非标”领域,会促使商业银行想方设法逃避贷款管理,将通过各种暗道注入“非标”资产领域,加剧商业银行之间“非标”业务不规范竞争,诱发中间理财业务的不规范行为,滋生更多理财业务乱象。而且,商业银行为了扩大“非标”业务,会降低风险防范标准,使中间理财业务风险隔离机制成为摆设,不仅导致中间业务再度恶性膨胀,还会诱发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资金会过多配置到“非标”资产领域,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近两年,中央政府一再强调为实体经济提供宽松融资环境,且央行对实体经济也进行了多次定向降准降息。而目前中国经济要走出低谷关键靠振兴实体经济,中央还为此推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一切要求商业银行有所作为,把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带动“双创”作为重要金融使命。银行如果把过多资金配置成“非标资产”,则实体经济获得的资金总量必然会减少;且商业银行扩张“非标”资产,最终目标是获取巨额经营利润,如果中间业务得不到有效监管,则各种乱收费行为又会死灰复燃,必然会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会使本已融资难、融资贵的实体经济受到影响。
再一方面,商业银行大量配置“非标”资产,会诱使大量资金进入股市、房地产等领域,会加剧经济泡沫。由于正常企业信贷风险大、获利薄,商业银行会把更多精力专注“非标”业务,会疏于实体企业信贷管理,收缩实体经济信贷规模,会使大量中小微企业得不到及时信贷支持而陷入困境,反过来又加剧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恶化银行信贷经营环境。同时,由于银行热衷“非标”业务,会诱使大量资金通过新的伞形信托、配资等业务继续大量涌入股市,加剧股市泡沫再现,上次股市暴涨亦属大量银行信贷资金注入“高杠杆”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