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据显示,3月份居民部门新增短期贷款4294亿元,涨势明显。业内专家表示,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满足客户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是银行未来的发力点,同时防范化解消费金融领域风险,严控消费贷款资金流向,对银行来说也至关重要。
央行近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居民部门新增人民币贷款890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167亿元,增量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居民部门新增短期贷款4294亿元,涨势明显。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是各家银行战略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其中,消费金融业务成为银行发力的“主战场”,特别是在消费日渐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大趋势下,银行在消费金融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专家表示,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满足客户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是银行未来的发力点。同时,防范化解消费金融领域风险,严控消费贷款资金流向,对银行来说也至关重要。
银行零售转型初见成效
在强监管、去杠杆、回归本源的大环境下,银行对公业务和同业板块业务增长放缓,零售业务成为各家银行转型发力的重点。
从各上市银行2018年年报数据来看,不少银行零售业务占比持续提升,银行零售战略转型初见成效。
工行董秘官学清在2018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大零售战略在全行执行的效果越来越好,已成为工行经营利润提升的“压舱石”,其营业贡献占比超40%。去年新增个人客户4000万户,客群的持续增长带动全行一般性存款增加1.45万亿元。
零售业务一向表现突出的招商银行,2018年实现零售税前利润572.27亿元,占该行业务条线税前利润的57.22%。“零售新星”平安银行2018年实现零售净利润171.29亿元,在全行净利润中的占比为69%。
零售业务占比的提升,离不开消费金融业务的有力支撑。2018年以来,商业银行对住户部门发放的消费性贷款规模快速增长。据统计,2018年,我国消费金融余额增加2.37万亿元,去年四季度个人消费贷款增速达25%。
监控消费贷资金流向仍是难题
3月份数据更加引人关注:居民部门新增短期贷款429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对此,天风证券(601162)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撰文分析称,3月份住户部门短期贷款创历史新高,一是由于2月份住户部门短期贷款下降较多,部分2月份的贷款需求后移;二是由于银行进行零售业务转型,中小银行与头部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使得消费贷渗透率大幅提升。
但有业内专家提醒称,个人消费贷款快速攀升的背后,不排除有部分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和楼市。
华泰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继强就认为,3月份居民部门短期贷款大幅多增,可能与部分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和资本市场有关;此前监管层就曾提示信贷资金进入楼市和资本市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