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日益普及,但不少持卡者至今仍分不清信用卡与借记卡的使用区别,认为只要不将信用卡密码告诉别人,就不会被消费。5月18日,从警方获悉,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居民阿翠(化名)只因告诉对方信用卡号和卡背面签名处的3位数字,结果莫名其妙被消费了8千多,这也让阿翠十分不解。
5月14日上午,阿翠接到“02195511”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平安保险公司的,向其推销保险的,可通过电话直接办理。以前,阿翠也通过电话办理过保险,拗不过对方不停的游说,阿翠便答应了下来。
后来,对方就说将电话交给“客户经理”。阿翠与“客户经理”通话时,对方称保险费用为8千多,让阿翠根据语音提示输入信用卡信息。
阿翠先输入了一张储蓄卡卡号,对方马上称资金不够,让阿翠换信用卡;阿翠再次根据对方的要求,换了一张信用卡,根据语音提示重新输入卡号等信息,还根据对方的要求输入卡背面的3位数。
后来,“客户经理”称保单回头寄给阿翠。没过多久,阿翠手机便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通知信用卡上被转走8千多。下午,阿翠再次拨打“02195511”号码时,才知道被骗,遂到辖区派出所报案。
仅告知对方信用卡卡号和卡背面的3位数,信用卡上怎会被扣8千多?
警方分析,关键在于阿翠不知道卡背面的一串3位数的作用而随意透露给别人。其实,卡背后的3位数字,叫CCV码,也叫第二支付密码,十分重要,它由卡号、有效期和服务约束代码,经过发卡银行的编码规则和加密算法生成。
平时,大家只知道信用卡可以“过卡支付”,即在POS机上刷信用卡,然后输入密码并签字确认,所绑定手机上同时会收到消费提醒短信。孰不知信用卡还有另外一种支付方式——“离线支付”,只要知道信用卡的卡号和卡背面的3位CVV码就可以支付,而一般人很少知道这种支付方式,导致不少人根本没注意CCV码。
卡宝宝提醒,信用卡的信息(包括卡号、身份证信息、手机号码、有效期限、密码、CCV码等)千万不要透露给别人,特别是密码、CCV码不要泄露,不要在陌生网站或通过电话等途径随意输入。
消费时,不要让服务员经手信用卡,应自己操作,以免被不法人员熟记卡号和CCV码。为避免在国外刷卡消费和取款时遇到障碍,CCV码也尽量不要人为刮掉,如有必要,可以考虑将信用卡的安全码用胶纸贴起来,不让别人看到。信用卡遗失时,要立即申请挂失。
警方提醒,就该案而言,嫌疑人不仅使用了受害人对CCV码不熟悉的“盲点”,还使用了其他多种手段,如使用任意显号软件,使受害人误认为对方拨打过来的电话就是熟悉人的号码或相关部门的专业号码。
因此,持卡者接到熟悉号码拨打的电话时,不要以为对方就是熟悉的人,不能在对方提供的“钓鱼网站”上操作,不要轻易点击对方发过的链接或图片,做到不操作、不汇款、不转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