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银行陆续公布中报一段时间后,光大银行中报姗姗来迟,但“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一份迟来的中报面纱背后,是令市场不太满意的数据:净利润增幅排名倒数第二,不良贷款拨备率排名倒数第一,不良贷款率增幅排名倒数第三……
高华证券在8月31日的券商报告里重申给出了“卖出”评级,理由是光大的客户实力、资产质量以及拨备覆盖均不及同业。在券商研究界给出如此大的银行卖出评级是很小概率事件。
东北证券8月29日的研报则称,虽然光大银行估值水平已经偏低,但是在可比股份制银行同业中缺乏基本面亮点,只能继续维持中性的评级。
面对多重疑问,光大证券表示,上交所启动沪上14家上市银行连续路演,光大将于交易日中连续举行业绩说明活动,有关中报的问题会在沟通说明会上解答。
净利润增幅个位数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16家上市银行中,平安银行以33.74%的净利润增长速度居上市银行榜首,也是唯一一家净利润增长率超30%的银行。南京、华夏、宁波、兴业等银行净利增长则接近两成,但交行、光大、工行、中信和建行净利润增幅均呈个位数。
中期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光大银行净利润159.7亿元,增幅6.25%,净利润增幅排名倒数第二,仅好于交通银行(5.59%)。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光大银行净利增幅排名倒数第二,但是也有亮点,其净利息收入成为净利润重要的贡献力量。中报数据显示,光大银行实现净利息收入278亿元,同比增加17.84亿元,增长6.85%;其净利息收益率为2.25%,同比上升2个基点。
此外,光大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也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中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手续费以及佣金净收入86.32亿元,同比增加12.83亿元,增长17.46%,主要是银行卡服务手续费、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有较大增长。
不良贷款率同比增幅排名第三
尽管银行业整体盈利尚佳,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的双升成为今年银行面临的一大考验,光大银行也概莫能外。
今年上半年,16家A股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共计5580亿元,新增不良贷款772亿元。
从各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数据看,除了平安银行和农业银行增幅下滑外,其余14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都出现了较大增幅。其中,光大银行不良贷款比例高达1.11%,同比增长率高达38.8%,排名第三。
如果回溯今年的数据,光大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在不断恶化。除宁波银行不良贷款率与去年年底持平外,其余15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去年年末都有了不同幅度的上升,其中,最迟公布业绩报告的光大银行不良贷款增长比例最大,较去年底增长了0.25%。
中期数据显示,2013年年末,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00.29亿元,比期初的76.13亿元增加了24.1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6%,比期初上升了12个基点。
2014年,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继续增加,中期期末不良贷款余额为138.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8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上市银行的坏账问题并未完全暴露,不良贷款增长仍将延续。小微、钢贸、江浙成了诠释不良的高频词汇。从不良贷款行业分布来看,包括光大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的不良贷款普遍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
拨备率持续下行
资产质量的恶化也在不断消耗光大银行的业绩“护城河”——不良贷款拨备,这通常体现在不良贷款拨备率这一指标。
过去银行常常在经济上行周期提高拨备覆盖,以便在经济不景气时有更多的缓冲空间。但是从光大银行来看,其护城河里的水已经开始干涸。
WIND数据显示,从去年开始,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率就开始下降。去年上半年,不良贷款拨备率为292.8%,相较2012年末就下降46.8%。下半年,不良拨备率继续一路下行,到去年年底,就已经降至241%。
到了今年,拨备率继续往下走,截至6月末,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率仅剩下185.49%,环比下降2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高达55%,在16家银行排名倒数第一。而最高者北京银行拨备率高达368%。此外,其拨贷比已经从2012年末的2.53%降至当前的2.07%。
中国银监会于2011年颁发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建立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占贷款的比例)不低于2.5%,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占不良贷款的比例)不低于150%。这项制度对提高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稳健性起到重要作用。从目前的趋势看,如果光大银行再不采取措施,其拨备率有可能触碰政策红线。
中信证券分析师朱琰在9月1日的研报中称,光大银行当前的拨备力度不足以覆盖风险暴露,拨贷比已经从2012年末的2.53%降至当前的2.07%。东北证券分析师甚至评论道,光大银行的资产质量恶化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编辑推荐:光大银行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