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银行业务竞争当前已经从国内商业银行内部竞争,逐渐演化成涵盖外资银行、国内银行、券商等不同类型机构之间的竞逐。当中以券商系最引人注目,面对广阔的财富管理市场以及经纪业务下滑的局面,去年以来券商积极向财富管理方向转型,成为银行系眼中的“黑马”。
今年3月,山西证券公告称,拟设财富中心作为公司一级部门,为高端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5月,兴业证券宣布,即将推出财富管理会员服务体系。此前,中信证券、银河证券、华泰证券等机构陆续涌入转型财富管理的大军中。
目前国内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渠道主要分为银行系、券商系、资管系(如基金和信托)和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等四大类。“券商财富管理业务的崛起值得关注,目前国内很多券商都在布局财富管理业务。做法是在自身事业部之外再拉出一个财富管理板块,把原来营业部的经纪业务进行分层,建立专门的团队从事财富管理业务,未来可能会杀出来一些行业黑马,成为在这个行业里面客户强有力的争夺者。”王菁表示。
新富人群的崛起更有利于券商获客。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今年6月联合发表的《201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19年企业高级管理层、企业中层及专业人士占全部高净值人群的比例由2017年的29%上升为36%,首次与创富一代企业家群体看齐。新富人群大多数在企业中担任董监高,在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后,通过股权变现获得第一桶金。券商因为参与上市督导、保荐工作等,往往和拟上市企业关系更加紧密。
过去十几年,券商行业并未在财富管理领域取得明显的突破。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市场环境与投资者两方的不成熟。过去十年,资本市场的发展始终呈现牛短熊长的特征,缺乏足够的长期财富效应。虽然公募基金的整体管理规模有显著的增长,但增速还是远远慢于银行理财市场。在此背景下,投资者习惯于将自身更为庞大、基础的理财需求交由银行理财或信托产品来完成,习惯了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期限”的投资模式。这也迫使证券公司长期以来只能服务于偏好短线投资的投资者,无法真正服务好更多投资者更普适的理财需求。
目前,这一切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一方面,银行表外资产逐步向表内转移,报价型产品逐步向净值型产品转移,监管套利空间逐步消失。公募基金与银行理财产品,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第一次在财富管理领域站在了相对一致的起跑线上。
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境外金融机构明显加大对中国布局。“前些年受制于一些政策约束,比如持股比例限制,外资机构还是谨慎在推进,但目前趋势明显加快。”王菁指出。
境外私人银行进入国内市场有四大原因:
一是境外机构希望为客户延续管理国内资产;
二是中国有更多的投资工具和投资机会;
三是随着越来越多中资私人银行进行国际化布局,海外机构更急迫地想参与中国市场;
四是随着境内财富管理理念和方式逐步与国际接轨,境外机构将自身经验放到境内市场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