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控是金融监管部门的思维出发点,市场开拓是互联网金融市场开拓者的思维出发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诉求必然导致监管方和市场方的“摩擦”。
3月13日,央行下发紧急文件,暂停支付宝、腾讯等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在“支持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政策导向已十分明确的情况下,央行此次发出两道“禁令”的时机和方式多少有些令人意外。
虚拟信用卡究竟有多大的潜在风险让监管方果断出手?央行给出的答案是,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其风险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客户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虚拟信用卡突破了现有信用卡业务模式,在落实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保障客户信息安全等方面尚待进一步研究。诚然,信用卡违约率一直相对较高,支付系统是主要的风险溢出通道,就此而言,监管方对这两类互联网金融产品保持高度警惕理所应当。
同时也要看到,作为互联网巨头们的新战略火力点,虚拟信用卡一旦出事,一定会影响其整个战略布局,保障用户的资产安全同样是企业的核心利益。与传统银行合作甄别用户信用,引入保险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就是企业打造的安全防火墙,其安全措施有的已经走到传统银行的前面。当然,从信用卡目前强调的“三亲”等原则看,虚拟信用卡的安全措施仍有改进之处。不过,从鼓励创新出发,密切跟踪其风险水平的波动并令其及时整改,显然比一刀切式的“暂停”更有效。
而且,“暂停”虚拟信用卡还引发了人们的另类猜测:信用卡市场存在巨大利益,由于虚拟信用卡利润无需向银联分成,银联利益存在流失危险。此外,虚拟信用卡市场一旦成型、扩大,互联网金融就可能获得一条赢得储户资金的新通道,让银行面临更频繁的存款搬家威胁。
当然,这种猜测有可能距离央行“暂停”初衷相去甚远,但至少表明,“暂停”虚拟信用卡的理由还有点“虚”。抛开对“禁令”出台原因的猜测,此事更核心的问题是:传统信用卡市场能否接纳互联网金融的正面冲击?有竞争或不竞争哪种状态更有利于维护用户利益?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如果鼓励金融创新,鼓励市场竞争,那么虚拟信用卡就会复活。央行强调“暂停”而非“叫停”,或已包含了这层意思。
不论虚拟信用卡今后能否复活,“暂停”举措都提供了另一个值得思考之处:风险防控是金融监管部门的思维出发点,市场开拓是互联网金融市场开拓者的思维出发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诉求必然导致监管方和市场方的“摩擦”。用行政手段消除“摩擦”固然效率高,却可能让市场出现“寒蝉效应”。如何在市场创新与随之而来的风险中找到适当的平衡点,既保证风险可控又能激发创新,不仅是央行这一家监管方需要考虑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