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投资者不难发现,7月开始,不少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开始迅速回落。之前高达6%的银行理财产品瞬间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再度回归到4—5%左右的收益率。以三个月10万元的理财产品来算,收益少了近500元。
产品募集期限缩短
据金融界监测统计,7月初发行理财产品的募集期限较6月份有所缩短。7月1日发行的理财产品募集期限大部分在1~3个工作日,较6月份缩短了2个工作日左右。银行月初发行的理财产品,比月末发行的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低,这已经是惯例。且今年6月的情况有些特殊,资金异常紧张,7月初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肯定会有所回落。
相关数据显示也显示,上周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发行数为232款,较6月最后一周减少了2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72%,较上期报告下滑39个基点。
“本轮银行理财收益率上扬的原因除了节点因素以外,资金面意外紧张是最根本的动力”专业理财人士表示。
高收益产品兑付引担忧
在刚刚过去的六月份最后一周,银行理财产品也经历了年中节点前最后的一轮搏杀。为了在最后的时刻更多地招揽资金,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手法各出奇招。由于近期商业银行普遍缺乏资金,资金的价码水涨船高,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较高。此前,国际评级机构惠誉此前发布报告称,6月末的最后10天,中国银行业将有超过1.5万亿元理财产品到期。而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是否能按时履约心存担忧。
统计显示,6月末有1206款产品到期,其中有153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只有两款产品到期未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只实现了较低收益率。其余公布的产品均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7月第一周,普益财富统计显示,有777款产品到期,其中有183款产品公布了到期收益率,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产品均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达到5.00%及以上的产品共有18款,几乎都是人民币理财产品。
事实上,不少投资人担心,“钱荒”催生出来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可兑性是否安全?银行理财师分析指出,从中长期来看,资金的流动性还是可以得到保证的。“最近的理财产品多是中短期的,预计7月以后银行的资金就不会这么紧了,因此大多数理财产品的兑付不会有问题。”银行理财师对记者表示。
那么消费者如何投资才更合理呢?银行专业人士建议用户可多研究理财产品的说明书,弄清楚其资金投向,问清风险所在。如果预期收益率相差无几,保本型的理财产品更安全。而高收益的结构性产品,该类型产品往往跟股票、汇率、黄金、利率等挂钩,因此波动性较大,风险也相应会加大,对投资者专业性要求较高,需要投资者具备一定的投资经验和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