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余额宝”的推出连日来引发热议,但业内人士表示,“余额宝”尚不能对银行构成威胁。不过,长远来看,银行也不能忽视互联网金融的浪潮,应该积极融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潮中。
在中国,第一个“搅局者”就是阿里巴巴。从之前的阿里小微贷、信用支付,再到日前推出的“余额宝”,无一不被市场解读为“入侵”银行业的“先锋部队”。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趋势下,中国银行业已经面临挑战,但另一个新生态“敌人”也已经呼啸而来。这个新“敌人”就是互联网金融。
有使用过“余额宝”的消费者对记者表示,“余额宝”优势在于,方便和随时存取。此外,目前国内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普遍在3%~4%,而活期存款的年利率只有0.35%。简单来说,同样1万元,通过活期存款一年的收益只有35元,而如果通过“余额宝”一年的收益可以达到300元至400元左右。
“但是,除了平时有习惯往支付宝中充钱的人,谁又会没事在‘余额宝’里放个一万、两万的呢?”该消费者对记者表示。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助理田熠表示,“只能说部分替代,对于余额宝我认为可以看作一个新兴的理财工具,对于有网购需求的普通投资者完全可以把它利用起来,将用于网购的闲置资金转入余额宝获得一个高于活期存款的收益。”
然而毕竟无法像活期存款一样可以通过任意ATM随时取出,所以无法完全替代活期存款。其实将“余额宝”理解为针对网购闲置资金的理财工具更合适些。
专家表示,“余额宝”的推出更大程度上是支付宝对于金融创新和大数据应用的一种有益探索,单纯的一款或几款产品不足以吸引客户离开银行转向新型理财方式,只有形成一定的产品集群,提供足够多的备选产品选择的时候,才会出现客户理财渠道的明显转移。但这种尝试有利于国内金融创新的发展和倒逼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传统的银行业需要警惕的是,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传统行业门槛降低了。分析人士预测,正如阿里自己声明的一样,阿里要做的不是传统的商业银行,而是要直接迈向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一个重要的转型方向——基于大数据的资产管理平台。而这一趋势已经引起了国内银行的高度关注。
业内专家认为,从长期看,互联网金融未免不是金融创新的上佳方向。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余额宝”作为金融创新产品的一个缩影,其对于金融创新的方向指引意义要远远大于这款产品本身对于支付宝或者客户的意义,这次互联网和金融的微联姻不失为一次银行业调整自己,瞄准新的创新方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