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用卡消费后少还了100块,没想到被罚了300元利息,这都是“全额罚息”惹的祸。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也遭遇过“全额罚息”。所谓全额罚息,即在信用卡消费后如未能全额还款,则无论还了多少都按全额未还进行罚息。这种计息方式曾被市民票选为“银行霸王条款”的第二位。
据知情人士透露,罚息是目前银行创收的主要途径,占每年银行收入的四至五成,而各银行为扩张业务广泛发放信用卡,却没有尽到告知风险的义务,正是导致“全额罚息”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典型案例
少还100元利息要给300元
去年6月份,广州天河某小学的钟老师通过银行的朋友办了一张信用卡,当收到这张信用额度为2万元信用卡时,她所了解的相关信息只是最长有56天的免息期,和欠款利息为万分之五。
“反正先刷着用,到时记得还钱就对了。”开卡前她的朋友还特意提醒了一句。去年8月份,由于家里要换电视,她大方地用信用卡刷了12000元,之后没有再做任何消费。当她掐准了时间在第二个月的还款日去柜员机还钱时,由于有一张100元旧币怎么都存不进去,钟老师当时就想,反正就差一百块,罚利息也罚不了几毛钱,就等下个月再一起还。
谁知道,不久后当她收到信用卡账单时,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竟被罚了将近300块的利息。
摸不着头脑的钟老师找了银行的朋友投诉,在询问了情况后,朋友苦笑着告诉她,“你被全额罚息了。”朋友解释说,所谓全额罚息,就是在还款时如果没有按照全额还款,银行将按照之前消费的全额数目来罚息,而不是按还剩的部分来计算。而且,计算利息的日期还是从刷卡的第一天就开始,也就是说,所谓的“免息天数”只有在你按时全额一次性还款的情况下才能享受。
和钟老师有一样经历的人不在少数。就连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虽然自己从职能上监管着银行,但使用信用卡时也被“霸王”过,“我有次刷了5000元,还的时候没想到还剩500元没还,过两天看了单子计算的还是5000元的(利息),一下子就懵了。”蔡鄂生表示。
调查
20家银行12家“全额罚”
今年2月份,记者调查了广州的20家银行,其中有12家是采取全额罚息的制度。
不过,从去年开始,不少银行迫于社会压力,采取了“容差还款”政策,即对于一定金额以下的欠款零头,银行视作全额还款,不计利息直接滚入下期账单。各银行的容差也各不相同,其中以农业银行最为大方,“容差”达到了100元,但绝大多数的容差都只有10元,而推行容差还款中额度最小的仅为1元。
银行说法
初衷是为防止信用拖欠
全额罚息究竟是如何产生,其设置是否符合国际惯例?交通银行广州分行一名龙姓高管表示,这个规定由来已久,几乎是从信用卡在国内开始发行时就有此规定,只是刚开始矛盾不是很明显。“银监会制定的初衷是为了防止信用拖欠,采用此连带罚息的方法可以威慑到消费者。”但该管理者也表示,关于该规定是否科学一直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信用消费既然是鼓励别人超期消费,那就不应该设置这样苛刻的还息条件。”不过他也担忧,如果没有这个条款,可能每年银行的信用欠款会很多,特别是有人会因此肆无忌惮把信用卡的额度套空。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邢会强也表示,问题的关键不是实行全额罚息还是差额罚息,而是相关规定透明与否、消费者理解与否的问题。而按照现行条款如果出现问题诉诸法律,消费者多数难以得到胜诉,因为银行在告知书中确实有用粗体字写明了“全额罚息”,现实其尽到了提醒义务。持卡人即便以未口头提醒为由,多半也存在举证难的问题。
利益攸关
疯狂发卡
为扩展业务乱降门槛
常年在银行柜台工作的蔡小姐告诉记者,自己近几年不知遇到多少这方面的投诉。在蔡小姐多年的从业经验看来,关于“全额罚息”这几年为何出现这么多的投诉和矛盾,除了无意被罚款的那部分外,更多的则出现在迫于经济无法全额还款的那部分用户,“这些是明知被罚,但每个月却还很无奈接受霸王条款的弱势群体”。
蔡小姐介绍,这个问题源头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信用卡的发卡量太大了,而且标准上面没有很好把控。目前,中国信用卡发卡量为3.02亿张,平均不到5人就有一张信用卡。当银行疯狂扩张业务,将发卡对象扩展到毫无还款能力的学生等群体时,银监会并未出台任何条例加以制止或引导。到了2011年末,信用卡透支额达8129.56亿元,较2010年年末增加3637.96亿元,增长幅度高达81%。
“我们刚进银行时,内部人要办张信用卡需要提供很多手续,要各种证明。而现在各银行扩张业务,是逼着你去办多点信用卡。”蔡小姐介绍,像她所在的支行营业点算是比较少的,每年都有4000张左右的任务量,任务完成不了要罚款,而成功办理一张可提成20元,客户激活又能再获20元奖励。在她看来,这种大规模的扩张信用卡办理业务,让很多本来不是很符合条件的信用卡客户被接纳,并给予较高额的信用额度,“有些人一次消费了比较大额的费用后,可能当月无法完全还,就要面临全额罚息,而且利息越滚越多。”信用卡办理的混乱,再加上“全额罚息”的霸王条款,就使得信用卡成为变相的高利贷。
而另一方面的问题,则是在办卡过程中工作人员未尽到详细说明的义务,“现在天桥下、写字楼里有很多办信用卡送礼品的,这些都是为了抢数量抢任务的,很少能详细向用户说明信用卡使用的一些具体内容”。
罚息创收
已占银行收入四五成
在此背景下,则是商业银行对“全额罚息”的难舍难弃。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银行不愿取消“全额罚息”的根本原因是信用卡“罚息”已经成为信用卡业重要的收入来源,利息收入则更是占到各商业银行总收入的40%~50%,采用全额计息和按未清偿部分计息两种算法,对银行卡利息收入影响很大。
此前,媒体曾采访过某商业银行信用卡部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银行之前考虑取消“全额罚息”,做过全额计息和按未清偿部分计息两种算法的估算,对利息的影响大约为10%。“因为我们信用卡的损失率低,如果按未清偿部分计息,别的银行受到的影响肯定更大。”
而最早废除“全额罚息”条款的中国工商银行,其改革过程也并非顺利,据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一名负责人介绍,2009年银行取消该条款时便顶着很大压力,很多大股东都反对,说银监会没有禁止为何要“自废武功”,“那年刚好是金融危机,我们分行奖金少了一点,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因为取消这个而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