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过去了,对于一些在过节期间使用信用卡疯狂“喜刷刷”的市民而言,节后迎来的巨额出账单,或许是对其资金调度的一个考验。由于每张卡的出账单日、还款日、额度、每年最低消费次数等各不相同,不少市民为了分散 还款压力,纷纷选择了最低还款、分期付款等。但殊不知,这些方式的背后均含有或多或少隐性支出,而这些支出办卡 说明中并没有提及。因此,消费者如果不询问仔细,很容易掉进“潜规则”中,被莫名其妙扣钱。
最低还款不全是“便宜”
“信用卡不是有免息期吗?我都是按最低还款额还款,怎么还需要缴纳这么多的利息?”昨天上午,省会市民刘女士在市区一家银行办理信用卡还款业务时,看到自己的账户里多出了100多元的利息感到不解。
记者发现,春节期间,好多市民都使用信用卡消费,但在享受尽情消费之余,却不得不面对“无钱还账”的尴尬,于是不少人想到了最低还款。所谓最低还款额,一般是指归还当月透支额的1/10,比如当月透支消费2万元,最低还款额只要还2000元。
但是,许多人并不知晓,最低还款看着轻松,实际未必。持卡人选择最低还款额之后,虽然能够继续享用循环信用,却不再享受免息还款待遇。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持卡人选择最低还款后,银行将从消费入账日开始计算,按日息万分之五来收取全部消费金额的利息,并按月复利计算,年息可能高达18.25%。
她以刘女士的账单为例。刘女士信用卡的账单日为每月27日,到期还款日为次月21日,去年12月份的总透支额为6000元,记账日为12月22日。那么,刘女士选择最低还款600元后,其应该的承担的利息就从12月22日算起。在下个账单日1月27日前,刘女士需付出的利息为6000×0.05%×30(12月22日—1月21日)+(6000-600)×0.05%×5(1月22日—1月27日)=108.5元。这份账单的最后还款日为2月21日。“如果在2月21日前依然没办法全额还款,那么上期账单中的利息也将按每天万分之五的利率产生利息。”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按照最低还款额还款的方式较为适合刷卡的金额较小,可以在免息期或一两个月之内还上。如果刷卡金额较大,最好按期全额还清。
分期付款“免息不免费”
除选择最低还款外,记者发现,不少市民还选择了分期还款。分期还款是将原本一次性还款额分成数期还清,目前很多银行的信用卡只要单笔消费达到一定金额,如浦发银行规定单笔消费达到500元,就可以享受分期还款功能。分期还款分3期、6期、9期和12期,其最诱人处在于免利息。
但是,这个所谓的免利息也并不合算,因为要缴纳一定的手续费。如一家银行在春节期间推出家电分期付款的优惠活动。持卡人若想购买一台价值5598元的平板电视,选择12个月分期付款,那么在每月支付5598÷12=466.5元之余,还要支付千分之六的手续费,即该持卡人每月应还款金额为5598×6‰+466.5=500.088元,一整年下来,共要支付超多400元的手续费。
记者发现,不同银行不同期限下的分期手续率也不相同,一般而言,分期次数越少,手续率越高,比如建设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中12期手续率为千分之六,3期为千分之七。不过,以最终缴纳金额计算,则是分期次数越多,手续费相应越高。所以,消费者在进行分期付款之前,要根据银行对信用卡的分期期数及手续率进行仔细计算。
此外,业内人士还提醒,信用卡任意分期付款免除的只是在持卡人按期按时归还全额款项条件下的利息,若未按时或未全额还款,就会产生利息,即卡人一旦选择最低还款额,就要支付该月交易总额所产生的利息。同时假日期间,个别银行会把信用卡额度临时调高20%左右。这时,持卡人增加透支部分如逾期未还,还会加收5%的超限费。
兑汇还款警惕银行“潜规则”
春节期间,不少人在出境旅游时选择刷信用卡消费。但记者发现,在国外使用信用卡虽然很方便,但回国后还款,却会遇到种种“陷阱”。
市民曹先生就曾吃过这样的苦头。去年5月出国时,曹先生用信用卡刷美元,回国后又刷了人民币,6月底,美元的欠款到期日将近,按照惯例先存入足额人民币,然后打电话兑汇还款。可没想到,曹先生第一天存入人民币,第二天电话兑汇却说不够,因为存入的人民币已先冲销了5月份的人民币欠款,必须再存入足够的钱才能兑汇,否则美元欠款马上到期就会支付利息。
而对于喜欢等到到期日的前一天才去还款的消费者来说,使用信用卡兑汇还款,还可能遭遇到账滞后的风险。因为在部分银行,兑汇还款要在存钱后的第二天才会到帐。也就是说,持卡人最晚要在外汇到期日前两天将欠款存入卡内。一旦持卡人忘记还款,或者没有按时还款,罚息将以1个月前的美元消费的全额计算,显然损失要大很多。“持卡人如在长假期间使用人民币、美元双币卡进行美元消费,并希望用人民币还款,一定要在还上人民币之后,立即跟银行客服人员联系购汇还款,否则这些人民币依旧会躺在账上,不会自动折算成美元还款。”银行人士提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