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日晚间宣布,新桥投资已经将其所持有的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逾5.2亿股股份全部过户至平安名下,中国平安持有深发展股份比例提升至21.4%,成为深发展第一大股东。至此,“平深恋”只剩下平安人寿通过非公开发行方式认购深发展股份的事项仍需相关监管机构的批准最后一道门槛。
业内人士认为,“平深恋”最终获批已无悬念,这样的结果对深发展、新桥投资、中国平安三方皆是共赢。中国平安将因此弥补银行业务短板,其综合金融战略,也有望为中国金融综合经营改革试水探路。
可望形成多赢格局
根据公告,在证监会同意上述股权置换前,中国平安已分别收到了保监会和商务部的批复。保监会原则同意中国平安和平安人寿投资深发展股份;商务部反垄断局认为收购导致的经营者集中不会排除或限制行业竞争,可以实施集中。深发展也于近日获得银监会的批复,原则同意中国平安和平安人寿投资深发展股份的股东资格,并原则同意深发展非公开发行A股普通股。
根据之前的公告,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平安收购深发展第一大股东新桥投资所持有的深发展5.2亿股股份,占深发展目前总股本的16.76%;另一方面是平安控股子公司平安寿险认购深发展非公开发行的不少于3.7亿股,但不超过5.85亿股的股份,增发价为每股18.26元。后者仍需相关监管机构批准。
“如果把这桩收购案比作一场婚姻,这无疑是彼此的最佳选择。”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副总经理丁伟表示,平安与深发展有望在战略、财务、协同效益三方面达成双赢,为双方带来长远的利益。
“平安收购深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战略协同效应。”国泰君安证券有限公司总裁陈耿认为,对平安而言,其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将更加完善,银行子业务的实力大大增强;对深发展来说,此次交易将迅速充实深发展的资本金,有利于其长期稳定发展。新桥进入后,深发展虽然在经营管理、风险控制、“止血”方面有较大改善,但“造血”不足,一直面临资本金充足率偏低的困扰。平安作为长期战略投资者入股深发展,将令其获得长期稳定的资本和持续增长的平台。
对于深发展来说,平安入主深发展将增厚其资本金。根据深发展一季报,目前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为8.66%,核心资本充足率为5.46%。据深发展的测算,在取得监管批准完成注资后,该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将超过7%和10%。
金融综合化“探路”
高盛集团合伙人与董事总经理胡祖六认为,平安收购深发展不仅有利于交易双方长远发展,更是中国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一步。双方通过市场化、公开化的操作实现强强联合,有利于提升中国金融的整体竞争力,对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示范意义十分明显。
事实上,翻开中国平安近年的业绩表可以发现,综合金融、交叉营销对其业绩提升非常显著。
2009年,中国平安总资产达到2207亿元,同比增长51.2%。交叉销售的贡献度进一步显现:新发信用卡的56.5%来自于交叉销售,信用卡发卡数量比2007年增长超过5倍;新增银行公司业务存款的10.4%来自于交叉销售,渠道占比提升将近1倍;来自交叉销售的新增公司业务存款规模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4倍。
“平安入主深发展,将加速实现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均衡发展,进一步深化综合金融改革试点,为探索综合金融的发展道路做出积极贡献。”胡祖六说。
综合金融的协同效应明显
通过换股和定向增发,中国平安将持有深发展近30%的股权,成为首个“相对控股”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的保险机构。
“这标志着中国平安综合金融战略正大步向前。”东方证券资深分析师王小罡认为,这一战略性收购将给中国平安带来14个新城市和近300家银行网点的分销能力。中国平安拥有的银行网络对平安集团客户的覆盖率,将从28%提高至80%。
王小罡表示,根据深发展今年盈利的保守估计,将为平安贡献利润12.89亿元至15.07亿元。综合考虑,平安业绩有望增厚约2%,若发挥协调效应,预计增厚更多。
“在全球金融综合化的大趋势下,平安的试点或许可以打开我国综合金融的巨大空间。”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寅苏认为,目前平安集团旗下保险、银行、投资业务的融合,还在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大框架下,并没有突破目前的监管限制。在“集团控股,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整体上市”的管理体制下,中国平安集团层面并不经营具体业务,而各子公司间都设有严格的防火墙,风险当属可控。
“综合金融的协同效应明显,交叉销售对平安银行业务的贡献度不断提升,但交叉销售并没有牺牲资产质量、降低门槛标准,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展现了交叉销售的价值。”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杰克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