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信用卡代偿服务“火了”——多家涉足该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已于今年6月份至9月份先后赴香港或美国上市,此外,萨摩耶金服也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式递交IPO申请文件。
从此前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到如今的纷纷上市,信用卡代偿服务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高速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和信用卡市场。那么,其发展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哪些人在使用?发展前景如何?有无隐忧?
“火热”的代偿市场9月29日,一家以“服务信用卡生态”为概念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萨摩耶金服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IPO申请文件,并在招股书中宣布,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拟募集8000万美元资金。
萨摩耶金服旗下的“省呗”APP,正是一款典型的信用卡代偿平台。其运作逻辑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持卡人暂时没有足够资金还款、需要进行信用卡分期,互联网金融平台先把钱借给持卡人帮其还款给银行,再向持卡人收取一定利息,但这一利率水平低于银行信用卡分期利率,由此为持卡人节省利息费用。
此前,涉及信用卡代偿业务的维信金科、51信用卡已登陆港交所,小赢科技已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
目前,我国的信用卡代偿服务平台正在快速涌现,如省呗、还呗、小赢卡贷、卡卡贷、替你还、小花钱包等。此外,腾讯公司近期也开始加码推广自己的信用卡代偿产品“微乐分”。
代偿服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受益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卡量的快速增长,一方面依托于持卡者消费信贷观念的日益普及。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二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发卡数量共计6.38亿张,环比增长4.17%;全国人均持有信用卡0.46张;银行卡授信总额达13.98万亿元,环比增长6.40%;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为6.26万亿元,环比增长7.83%。
那么,这其中的代偿市场份额有多大?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信用卡代偿行业研究报告2017年》(简称《报告》)显示,按照信用卡生息资产规模估算,2017年信用卡代偿市场容量约2.71万亿元,预计在未来3年间将保持38.6%的年化复合增长率。
此外,2017年信用卡代偿的贷后余额规模约870亿元,对市场容量渗透率约为3.2%,整个行业仍处在能力建设的阶段,整体发展空间很大。
谁在使用“代偿”服务
火热的市场引发了人们对其背后客群的考察与研究——究竟是谁在使用信用卡代偿服务?他们的群体特征有哪些?金融偏好有何特点?
一组对比数据值得关注。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信用卡分期的日息为万分之五,即年化18%,但目前部分代偿平台的利率却高达年化24%至36%,如附加手续费、服务费等,严重偏离了“让持卡人节省信用卡分期费”的初衷。
“由此可见,借款人在明知代偿平台利率高于商业银行信用卡分期利率时,仍选择使用代偿服务,说明其个人资信往往较低,一般属于信用卡的次级客户,或风险偏好较高。”某国有大行个人金融部相关负责人说。
《报告》对这部分人群进行了详细分析,总体来看具有以下特征,即收入中等、男性用户占比高、本科生为主力、互联网金融接触频率高、与信用卡分期用户高度重合。
此外,信用卡代偿用户的使用习惯表现为“小额短期”,代偿金额大部分低于1.5万元,其中3000元至6000元占比最大,借款期限通常为6个月,占比高达82.01%。
从地域方面看,信用卡代偿用户多位于东部经济和教育发达地区,分布排名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上海、北京、江苏、山东;从收入方面看,用户的个人平均月收入超半数集中在5000元至10000元,其中月收入在5000元至8000元的群体占比最高;从受教育程度方面看,本科生以高达67.7%的占比成为信用卡代偿业务的主力军。
此外,在信用卡代偿用户中,使用过网络理财产品的占比高达82.1%,使用过消费分期产品的占比高达78.4%,同时,分别有64.1%和62.4%的用户使用过互联网保险和网络借贷产品。
由此可见,信用卡代偿用户具有较重的金融属性,与其他互联网金融产品尤其是理财类产品用户具有较高的重合度。
据统计,信用卡代偿用户人均持有3张信用卡,明显高于全国人均信用卡持有量(0.46张);代偿用户信用卡卡均授信额度为2.23万元,高于全国卡均授信额度(2.19万元)。
隐藏风险需关注
实际上,从成熟市场经济体的发展历程看,信用卡代偿业务早已不是新鲜事。
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Capital One公司首创让用户通过自己的平台还信用卡借款,并为其提供3个月至18个月不等的免息期或低息期,以低于当时传统银行一半的分期利率来获取客户。在此后近10年的发展过程中,受益于信用卡代偿模式的成功,Capital One从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成长为美国零售金融巨头。
反观我国,信用卡代偿服务的发轫与发展均具有浓重的“本土化”色彩,资金来源、利率、风险控制、获客能力是四大核心议题,其背后的隐忧也需要关注。
从最核心的资金来源看,主要是银行和P2P两类,也包括信托、保险、消费金融公司、自有资金等。此外,部分代偿平台还与保险公司合作,对借款人的逾期资金进行兜底。
“如果对接P2P,这意味着代偿平台资金端的运行状况将直接影响P2P资产端的质量,对平台的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国有大行个金部负责人说。
但当下平台的资产质量却不尽如人意。截至2018年上半年,小赢卡贷91天至180天的逾期率为3.26%;2015年、2016年、2017年,维信金科3个月以上逾期率分别为10.5%、8.0%和8.7%。
除了资产质量,业内还对平台可能涉及的信用卡违规套现、平台收取高额费用、用户信用卡信息安全等风险提出了警示。
对此,多家代偿平台负责人认为,Capital One起步之时也曾面临高逾期率问题,但经过足够的信贷数据积累后资产质量大幅改善。我国信用卡代偿业务实际发展较短,应给予其更多时间,使其不断验证、优化自身风控模型,为可持续发展积累经验。
但业内也有声音认为,仅就单一的信用卡代偿业务来看,目前监管细则尚不明确,行业红利期未知。同时,代偿业务的息差空间较窄,尤其是在信用卡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下,代偿平台直接和银行比利率高低无疑没有优势,只能在客户上形成差异化竞争,例如瞄准服务信用卡次级客户,但这又将导致高风险定价。
为解决这一问题,不少平台已选择围绕整个“信用卡生态”进行拓展,如扩大经营范围,涉足账单管理、电商消费、现金借贷等业务,以增加利润增长点,同时,优化自身风控模型和差异化定价策略,并在全线上、智能化服务方面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