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至2016年,我国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余额由1.14万亿元人民币上升至4.06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7%,信用卡授信总额由3.49万亿元上升至9.14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信用卡授信使用率由32.7%上升至44.5%。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余额是信用卡代偿的基础,信用卡授信使用率说明了持卡人用卡习惯的进化,信用卡市场的蓬勃发展,为信用卡代偿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发展条件。
市面上涉及信用卡余额代偿业务的产品已有十多家,例如还呗、完美卡管家、玖富万卡、小花钱包、松鼠金融、51信用卡等。
根据已披露数据来看,虽然信用卡代偿业务规模都不算大,但这些平台的上线时间较短,都在1-2年左右,业务增速较快。其中,除了包银消费金融、财付通小贷等具有放贷资质的机构可直接作为余额代偿的主体外,更多的则是金融科技服务机构,利用中间服务平台参与到信用卡代偿业务,为银行、消金公司等资金方提供获客、专项风控技术等多方面支持。
央行3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5.56万亿元,授信使用率44.54%。生息资产规模(也可视作信用卡代偿业务的最大市场容量),已超过2万亿元。庞大的市场容量已吸引了众多玩家入局。不过,这个市场的“蛋糕”却还没有做大。
维信金科方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国内信用卡余额代偿市场规模在323亿元左右,对比银行间信用卡生息资产超过2万亿元的规模,占比不足2%。按照银行信用卡生息资产规模估算,2017年信用卡代偿市场容量在2.71万亿元左右,并预计在未来三年间保持38.6%的年化复合增长率。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情况来看,2017年信用卡代偿的贷后余额规模在870亿左右,对市场容量渗透率在3.2%左右,行业还处于能力建设的阶段,整体发展空间巨大。
从功能上看,信用卡代偿可以使信用水平良好的用户得到较低甚至低于银行信用卡分期的利率,使原本没有信用卡分期权限或信用卡额度有限不希望分期占用额度的用户获得流动性。从利率水平上看,信用卡代偿平台依据自身的评分系统可以对用户进行更加细化的定价,使不同信用水平的用户得到与之相匹配的资金价格。
伴随着市场中重资产用户流量被逐步清洗,代偿用户中轻资产用户比例会有所上升。这部分信用水平较高的用户对应的是可以以很低的利息获取代偿服务,平台单一的代偿服务很难直接盈利。但信用卡代偿的用户具有重金融属性,对其他类型的金融产品也都有使用,具备很高的综合价值。后期代偿平台可以开拓更广泛的业务场景,将信用水平优质的用户导向其他场景,通过提升用户的综合价值来达到自身盈利性的增加。
“行业还没有成熟,天花板不够高,水池太小鱼不大。”一位互金观察人士评价,信用卡余额代偿市场预期增量庞大,而且场景更安全、合规性更稳定、可筛选客群、风险可控。信用卡代偿对其蓝海的渗透,需要经历用户充分认知、市场参与者充分竞争、监管逐步落地等过程,所以对现有参与者而言,不断验证自身风控模型为行业规模爆发积累经验是这一发展阶段的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