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信用卡消费很方便。现在,越来越多信用卡推出“失卡保障”政策,即使不小心丢卡,也能避免损失。理财经理在推荐信用卡时,经常把这一条当做卖点。
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信用卡被盗刷后找到银行要求返还损失金额,却遭到了银行方面的拒绝。理由是,“失卡保障”政策不适用于“密码+签名”的刷卡方式,损失只能由卡主承担。这是怎么回事?信用卡卡主又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呢?
“失卡保障”一般不包括密码交易
郭小姐准备年底结婚。因为家里要装修,还要置办彩电、冰箱等大件物品,所以她多办了几张信用卡。郭小姐觉得用信用卡消费比较划算,有些地方除了刷卡有优惠,还有额外的奖品和积分。
可没想到,就在前几天,郭小姐的钱包被偷了。包里的身份证、1000多元现金和刚办不久的信用卡通通都丢了。更令郭小姐心急如焚的是,钱包里的1张信用卡已经被人盗刷了5000多元。当收到信用卡的“交易短信通知”后,她马上打了挂失电话。郭小姐感到很奇怪,明明信用卡是有密码的,或许是小偷看了她的身份证,用生日作为密码尝试而盗刷成功。
之前郭小姐听说过,信用卡“有失卡保障”一说。于是,她去办卡银行咨询相关情况。
可最受打击的是,郭小姐竟然不能享受“失卡保障”。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负责人告诉她,“失卡保障”多针对非密码交易。小郭选择的是凭“密码+签名”的交易方式,这并不在银行提供的失卡保障范围之内。
“信用卡的失卡保障,针对的基本是签字消费。”该银行的某负责人说,使用了密码的消费一般不在其列。除了交通银行的“用卡无忧”服务,持卡人通过POS机刷卡签字完成的交易,挂失前48小时所发生的损失可以得到赔偿外,其余的信用卡“失卡保障”的保障范围均不包括密码方式的交易。
非密码交易的保障额度不同
那么,到底失卡保障是什么服务呢?
原来,失卡保障是指信用卡客户遗失信用卡后,银行对持卡人在挂失前一定时间内,因被人盗刷信用卡而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银行现在对信用卡提供的“失卡保障”,大都是针对非密码交易的情况。
据介绍,包括交通、广发和华夏等多家银行,都推出了“失卡保障”政策,一般保障的时间,是卡片挂失前48小时或是72小时内。在这期间,如果出现信用卡被盗刷的情况,银行可以代持卡人向保险公司索赔。
从各家银行公布的“失卡保障”政策看,这项业务多是针对信用卡的非密码交易,也有部分银行包括所有POS机刷卡交易。但取现、网络交易和转账等,都不包括在内。
“其实,没有密码的信用卡丢失后被盗刷,也并不一定能获得全额赔偿。”保障的额度也并不相同,有些银行保障的是信用卡的最高授信额度,有些银行则只是保障最高1万元到1.5万元。超出这个额度的,即使是非密码交易,银行也是不给赔偿的。并且,失卡保障在赔付时需要经过多道繁琐的手续。
其一般的流程为:持卡人发现信用卡丢失或被盗、被抢持卡人致电信用卡中心客服申请挂失、缴纳挂失手续费查核是否有盗刷交易。若存在盗刷交易,则需填写《失卡保障申请表》、准备其他完整的索赔资料快递至卡中心指定地址等待处理结果。若不存在盗刷,则只需申请补办新卡。
密码和签名,使用哪种更安全?
那么,到底密码和签名哪个更安全?笔者又咨询了招商、广发、交通等几家银行信用卡中心。
“密码和签名各有利弊。”银行的客户经理老黄说,国内信用卡使用者更喜欢带密码的信用卡,而在国外信用卡一般是不带密码的,并不存在哪种更安全的情况,如何选择由消费者个人来决定。
如信用卡没有密码,尽管被盗刷后客户承担的责任较小,但那样的一张卡无法在ATM机上取现,也没法在网上购物时作为支付工具;只能在商户那里刷卡消费,方便度不够。
银行现在对信用卡密码的设计也更加人性化,分为电话银行密码、网上支付密码等多个密码。持卡人可以在刷POS机购物的时候,使用签名消费;在进行网上银行交易时使用密码交易,这样可以在方便持卡人网络、电话支付的同时,最大化地为客户避免损失。
黄经理表示,如果“失卡保障”无法足够地补偿客户的损失,一些信用卡盗刷责任划分会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时如信用卡签单上的字迹和信用卡背面的字迹非常相似,客户也并不能完全免责,甚至要承担大部分的责任。
“因此,信用卡最好办消费短信提醒,这样卡丢失之后能尽快发现并办理挂失。”他提醒说,信用卡背面的签名不要过分简单或易于模仿,特别是像“丁一”这样简单的名字,签名也需要适当的防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