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长安街,从西单至复兴门,大大小小的央企和银行总部林立,巍巍然,赫赫然。中国工商银行的楼宇隐于其间,算不上气派,前台甚至显得有些局促。很难想象,这是众人口中“宇宙行”的模样。
简约无华的外表下蕴藏着惊人的力量。最近10个月,这只坐拥25万亿元资产的“大象”在资本市场翩然起舞,无论是A股还是H股,考虑分红的前复权股价涨幅均超过40%,一度打破上市以来的新高。10月9日,工行市值达到3184亿美元,是全球市值第二大银行。
“大象”起舞的背后,既有市场对其稳健经营风格、审慎风险管理的价值认同,更是对其大而不僵、创新应变赢未来的良性预期。“稳健、理性、创新是工行的特色,我们追求的是跑好马拉松,是基业常青,是百年老店。”近日,上证报记者在走访工行时,工行董事长易会满如是说。
“宇宙行”,坚守服务实体经济
自2006年上市以来,工行已连续10年成为A股年度现金分红总额最高的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7300亿元,现金派息率均维持在30%以上。
稳定的分红必定有稳健的业绩作为后盾。从国际经验看,连续稳定的现金分红,往往是上市公司财务和经营状况持续良善的信号。尽管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利润高速增长的现象不再,但是通过改革、转型、提升风控水平,工行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利润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净利润1537亿元,同比增长2%,增速为2015年以来最高。
这样的净利润水平,不仅在中国的上市公司里傲居群首,即便把视野扩至全球范围,都位居第一位。“宇宙行”虽为戏称,却形象地概括了工行的业内地位。
对于这一戏称,易会满坦然接受:“‘宇宙行’既是对我们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我们的期待和鞭策。”
作为这艘巨型金融航母的掌门人,易会满对利润看得很理性,也时刻保持着如履薄冰的责任感。在他看来,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时刻要保持清醒头脑。实际上,中国银行业的利润,一是靠规模带动,二是靠成本控制。上市后,工行的成本收入比一路下降,目前为21%,远低于西方银行50%的水平。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整体态势为银行业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易会满称,银行效益好是经济运行质量侧面的体现,只有经济好了,银行才会好。
“银行和实体经济是鱼和水的关系,工行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银行,一直和实体经济相伴,今后也一定是把实体经济作为服务对象。”易会满说,行如其名,“工”与“商”,莫不与实体经济血肉相连。从资产负债表来看,目前工行同业业务占比不到5%,并且主要用于流动性管理需要。
植根实体方能成其大。相关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间,工行向实体经济领域累计投放贷款超过50万亿元,主动对接并有力支持了“四大板块”(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三大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国制造2025”及雄安新区等重点战略领域的建设。
工行还探索建立了信贷增量与存量并轨管理新机制,逐笔把握好收回移位再贷资金的投向,确保其投放到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据测算,工行每年新增贷款1万亿元,存量到期收回移位再贷2万亿元,实际新投放信贷3万亿元,相当于1块钱发挥了3块钱的作用。
“马拉松”,六字诀打造百年老店
作为我国银行业的标杆和龙头之一,“宇宙行”不仅是对工行资产、资本、市值、利润等规模的赞许,更是对其质量、效率的期许。“稳健、理性、创新”——简单六个字,乍听来平淡无奇,千万公司都曾宣扬类似的信条,却是这家坐拥25万亿元资产的大行10余年如一日奉行的圭臬,凝聚着打造百年老店的雄心。
做一个稳健和理性的责任大行。“工行追求的是跑马拉松,是基业长青,是百年老店。”易会满介绍,就经营数据而言,工行每一年的增速不一定是金融业最快的,甚至可能低于平均水平,但结构却在持续地改善。
存贷比就是一个例子。存贷比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在要求,工行的存贷比一直处于不到70%的合理水平,保有大量的流动性。易会满表示,鉴于资产规模巨大,工行存款的基础工作、存贷比指标、流动性,一定是靠自己,不能做错配、靠市场拆借过日子。再譬如不良率,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不良率为1.57%,低于国内银行业和国际大型银行平均水平,说明信贷资产质量稳定可控,风险抵补能力较强。
大而不僵。稳健之余,是灵动和创新为工行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作为在工行“服役”了33年的宿将,易会满感慨,自己亲历了工行的每一个发展周期,能明显感受到,工行尽管大,但是不落后、不死板,能根据形势的变化,前瞻性、系统性地作出安排,尤其在科技创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等方面走在了同行的前面。工行这些年实施三大战略(大零售、大资管、大数据和信息化),优化五个布局(资产、负债、渠道、国际化、综合化),过好“三关”(资产质量关、经营转型关、改革创新关)等,通过这些战略举措,工行从单一信贷提供商发展成为综合金融服务商,从持有资产发展为管理资产。目前,工行拥有各类产品4000多种,是国内金融产品数量最多、门类最齐全的银行。
从收入结构看,工行逐渐从主要靠存贷利差,发展到现在存贷利差仅占营业总收入的50%左右。中间业务收入从上市时的不到200亿元,增长到现在的1500多亿元。
今年以来,面对新一轮全球监管强化,工行稳健的经营风格和审慎的风险管理举措得到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可。A股方面,年初至10月9日,上证综指涨幅8.7%,工行价格从4.41元上涨至6.10元,考虑分红的前复权股价涨幅达到44.8%;H股方面,工行价格从4.65港元上涨至6.32港元,考虑分红的前复权股价涨幅43.3%。10月9日,工行市值达到3184亿美元,较年初上升950亿美元,是全球市值第二大银行,较摩根大通的市值差距明显缩小。
“智慧银行”,“大象”起舞之声渐闻
两年多前,工行的一场发布会让人印象深刻。彼时,易会满脱稿上阵,以巨大的PPT演示了“e-ICBC”的三大平台、三条产品线,风格活泼现代,颇有苹果产品推介会的味道,不似过去国有大行传统的正襟危坐式的发布会。
在坊间看来,以那场发布会为标志,以工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业开始直面互联网新贵的挑战,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客户需求变化。
易会满表示,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整个银行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使然,要正面看待。工行是抱着开放、包容、合作的眼光来看这些问题,而不是你死我活,谁替代谁。他坦陈,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冲击比较大,冲击的重点是零售业务,而支付脱媒带来的信息脱媒,则是对银行最大的挑战。
这些冲击和挑战,在易会满看来是可承受、可控的。银行在金融科技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动摇,这体现在银行“账户”根基没有动摇,金融作为实体经济“血脉”的地位也没有动摇。
《BANK 3.0》是一本银行业畅销书,书中提到,在3.0时代,银行不再是客户要去的一个地方,而是一种随时可得的服务。对此,易会满深表认同,“不能在线下等客户上门。现在的金融服务,一定要跟生活、消费、服务的场景结合在一起才有未来。”
面对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形势,工行这艘金融航母具体如何应对?
从科技实力来看,工行从IT架构到实际的运作能力和控制水平,在全球银行业都算是佼佼者。
工行曾推出了e-ICBC1.0,随后推出了2.0,这两者主要从银行角度考虑。目前,工行几大线上平台基本都形成了亿级客户群体,例如融e行客户达到2.67亿户,实现了客户数第一、用户黏性第一和市场份额第一。
眼下,工行正在实施e-ICBC 3.0的战略升级,打造智慧银行,更为注重产品、用户体验和创新机制,从根本上提升获客、活客、黏客能力。
易会满介绍,为了3.0计划,工行拉出600人的技术团队,在行内设立了网络金融部,统筹负责智慧银行战略的落地实施。根据设想,智慧银行将服务无所不在、创新无所不包、应用无所不能,显著提升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体验。
踏着创新的节奏,“大象”起舞之声渐闻。
更多内容请关注专业金融服务平台——卡宝宝网(http://www.cardbaobao.com〕 卡宝宝网同时为您提供更多银行信用卡优惠信息、信用卡指南、信用卡攻略,让您更好地使用信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