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银行卡知识,提高市民防范风险能力,打击银行卡网上非法买卖活动,日前,建行湖北省十堰分行组织业务骨干开展以“非法买卖银行卡,害人害己祸无穷”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页、现场解答疑问等方式,向广大市民讲解银行卡使用安全、非法买卖银行卡给社会和自身带来的不利影响等。图为该行员工走上街头向市民讲解银行卡安全使用知识。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张强(化名)最近遭遇了烦心事,他的银行卡前两天在异地的POS机上被盗刷了十多万元。“银行卡一直在我手里,我也没离开过北京,银行的信息却显示卡在千里之外的上海被POS机刷了14.7万元。为什么会有这么蹊跷的事情。”张强一脸无奈地告诉记者。
随着银行卡和POS机的普及,刷卡消费已经成为平常之事。然而,在人们享受刷卡的便捷之时,“卡在,钱没了”的揪心事却时有发生,这无疑在警示着每个持卡人,必须关心、关注自己银行卡资金的安全问题。
现状——
银行卡被盗刷案件呈多发态势
4月9日凌晨1点多,张强突然收到银行发来的提示短信,说他的银行卡在上海的POS机上被刷了三笔钱,总共14.7万元。
张强从睡梦中惊醒,他立刻给银行客服打电话将卡挂失,客服人员告诉张强确实发生了上述交易,还确认了刷他银行卡的POS机注册地和单位均在上海。
“我和上海没有任何业务往来,4月9日当天我也没离开过北京,银行卡一直在我手里,怎么会在上海刷卡?难道被骗子盗刷了?我只是前几天在北京的ATM上取过款,但我没有泄露自己的密码啊。”张强疑问重重。
当我们把视线从张强身上移向全国,会发现这并非个案。就在今年春节前,郑州市民陈女士同样遭遇了“卡在,钱没了” 的惊险一幕。今年1月下旬,某大型银行郑州分行的工作人员接到总行的电话,发现郑州市一名客户的信用卡账户10分钟之内刷了60多万元,其中一部分资金进入郑州一股份制银行账户,另一部分资金则进入了江苏一家银行的账户,他们因此怀疑有人在非法套现。
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了该信用卡的持卡人陈女士,陈女士表示信用卡一直在自己身上,近期没有刷卡交易行为。后经调查发现,陈女士因使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POS机转账,账户被不法分子盗取制成伪卡在多地进行盗刷。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陈女士的60多万元最终被追了回来。
央行发布的《201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14年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49.36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7.13%。截至2014年末,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3.64张,较上年末增长17.04%。
银行发卡的速度惊人,银行卡所遭受的被盗刷危机也同样惊人。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卡在,钱没了”的事件在全国各地呈现多发态势。
探因——
盗刷多因卡被复制
“目前银行卡被盗刷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银行内部工作人员泄露客户信息;一种是银行卡遗失或被抢;最后一种就是银行卡被克隆。但以最后一种情况居多。”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秘书长李宪铎告诉记者。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磁条卡曾因信息读取简单、成本较低,而被普遍使用。然而由于磁道信息存在易被复制的先天弱点,伪卡盗刷成为银行卡犯罪重灾区。全国公安机关每年破获的银行卡犯罪案件数以万计,银行卡犯罪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亿元计。
除磁条卡的安全性低外,POS机的滥发也为银行卡的盗刷案件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由于审批不严、监管薄弱,让一些不法分子使用虚假身份和商户名就可以申领到POS机进行盗刷作案。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大型银行发放POS机都要经过比较严格的审批程序,而第三方支付机构发放的POS机则相当容易申领。“目前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发放网络POS机方面几乎已经属于严重失控状态,只要给材料,不管真假均发放POS机。”曾办理过银行卡被盗刷案件的民警陆良伟这样表示。
记者在网上搜索POS机申请,发现有不少代为办理的代理公司。某公司代理人告诉记者,只需要递交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及照片即可,而收费则根据申请额度、到账时间等确定,金额在数百元至千余元不等。
某大型银行POS机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大型银行发放的POS机转账资金需经过中国银联,其资金流向能被中国银联监管,持卡人发现名下银行卡不明不白被盗刷后,可向银行挂失,监管部门就能冻结相关账户。然而,经由第三方支付平台POS机转账的资金不经过银联,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就算持卡人第一时间发现银行卡被盗刷后报警,相关部门也难以截留资金。
“使用游离在正常的银行风险监控范围之外的POS机进行犯罪,警方即使查获了嫌疑人,取证过程也极为艰难。资金流溯源困难就是困扰办案民警的一大问题。”陆良伟说。
责任——
目前尚无权威说法
虽然警方很快对张强银行卡被盗刷的案件进行了立案调查,但在等待结果过程中,张强依然很无奈。因为银行方面最初给张强的答复是:正在积极配合警方破案,需要等待司法判决,才能作出进一步处理。
“如果破案遥遥无期,难道我的钱就莫名其妙的白白损失了?谁应该承担责任?”张强说。
那么,发生伪卡盗刷后,究竟应如何界定持卡人和银行双方的责任呢?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张雪楳表示,在司法实务中,关于伪卡交易情形下,发卡行的责任认定问题,主要有三种处理思路:一是持卡人承担100%伪卡交易损失的责任;二是发卡行承担100%卡内资金损失的责任;三是按照过错比例判令发卡行、持卡人分担卡内资金损失的责任。
“由于目前没有统一的司法解释或相关法律规定,类似的案例,不同的法院给出的判决也不太相同。”北京市一基层法院的法官这样告诉记者,“我个人比较认同按照过错比例承担责任的说法,理由是:发卡行提供的银行卡安全保障技术性较差,信息易被测录;同时,其交易系统不具有识别伪卡的功能,故未能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具有过错。持卡人未尽到妥善保管银行卡内信息和密码的义务,也具有过错。双方应在各自过错范围内承担责任。”
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小清也认为,对于盗刷责任界定,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储户要负一定责任,因为储蓄卡是凭密码支取,而密码的保管就属于储户责任。另一方面,储户和银行建立了契约关系,也负有保障资金安全的责任,倘若发生银行卡盗刷事件,银行也要负一定责任。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曾在2012年出台了一份法律指引,对如何在持卡人和发卡行之间寻求利益平衡,合理界定各方的责任比例等问题作出分析。广东省高院认为,对设置了密码的银行卡,持卡人对密码的泄露没有过错的,对银行卡账户内资金损失一般不承担责任。持卡人用卡不规范足以导致密码泄露的,一般应当在50%的范围内承担责任。对于未设密码的银行卡被伪造后交易的,发卡行如办卡过程中履行了不设定密码后果和风险的提示义务,持卡人在不超过卡内资金损失的50%承担责任。
“希望最高人民法院尽快出台相关司法解释,给银行卡盗刷案件的法律责任认定以权威说法,指导司法实践。”有业内人士呼吁。
警示——
持卡人应注意用卡安全
对于普通持卡人来说,应如何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避免盗刷事件发生呢?
据银行工作人员和有经验的办案民警介绍,实施“克隆卡”盗窃的犯罪分子大多通过ATM窃取个人账户信息,比如在ATM上安装仿真卡槽套取账户信息、安装摄像设备偷窥密码、ATM屏幕侧面张贴假告示骗取资料、人为制造ATM吞卡故障等等手段。
对此,业内人士提醒持卡人,防范银行卡被复制,首先要注意保护账户信息和密码,在持卡人使用ATM存取款时,要注意ATM周围是否有多余装置,留意插卡口是否有改装的痕迹,若发现ATM有被人为改造的嫌疑或者旁边有陌生人形迹可疑要立即停止使用。当看到ATM外部张贴的要求持卡人提供密码和账户信息的“ATM故障”或“ATM升级”等“紧急通知”时更不可轻信,银行发出的通知一般只会通过ATM电子显示屏传达给持卡人,如遇到在ATM外部张贴通知的情况要第一时间与发卡行联系核实信息。
在ATM使用过程中若遇吞卡、现金提取失败等故障时,不要轻易离开,可在原地拨打ATM屏幕上显示的服务电话或直接拨打客户服务热线进行求助。交易结束后要确定已取回卡片并退出交易系统后方可离开。
另外,业内专家还提醒广大银行卡用户,在平时使用POS机消费时不要让卡片离开视线范围,输入密码时注意用手遮挡键盘,以防密码被人偷窥。刷卡购物后妥善保管签购单、对账单等单据,废弃单据要及时销毁,切勿随意丢弃,防止单据中的账户信息外泄。网上刷卡消费要选择信任的网站进行购物,初次购物建议确认商户的固定电话和邮寄地址,验证商户的真实性,网上用卡后要定期检查对账单,一旦有疑问应立即与发卡行联系。
据了解,为了增强银行卡交易安全性,央行要求各银行从今年1月1日起逐步停止新发磁条卡,改发芯片卡。
“芯片卡更为安全已经成为共识。从技术层面上而言,磁条卡比较容易被复制,而芯片卡则因为具有专门的技术加密保护,复制的难度极高,因此很难被不法分子复制盗刷。”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