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媒体、网站都在转一则所谓内幕消息,称中国银联要收购**股份借壳上市,消息传的有鼻子有眼,特别是该企业还是一家银行机具制造企业,又因“筹划重大事项”自2015年5月13日起停牌,至今未复牌。更增加了消息的迷惑性。据说,有投资者在网上互动平台上向该企业求证消息真伪时,该企业也是故作暧昧地表示“相关情况以公司公告为准”。
也被朋友转发看到了这则消息时,只能一笑而过,其实掰着脚趾头都能猜出消息的虚假性。这些媒体要么是不过脑子转发这类消息,也无非是为了吸引眼球罢了,要么或许就是该企业利用喉舌为该企业大肆摇旗鼓噪一番,为了复牌后的股价而已。这在证券市场也不过是小儿科的把戏罢了。
企业上市无非是为了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对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银联一旦进入上市准备阶段,就需要有与资本市场相符的企业治理结构,以及相应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同时,银联拥有庞大而极具价值的优质数据资源,肯定受到资本市场热捧,其利用资本市场促进自身创新发展的潜力不可限量,也就更不应该被资本市场所左右。另外,股权结构恐怕也是制约银联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体量的资本市场“巨无霸”,却被传言要去收购一家中小板企业而委身中小板块吗?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就算是真要上市,也应该堂而皇之使用60号码走上主板吧。由此可见,放出这个传言而唯一受益的就是那家需要这个“传言”来刺激复牌股价的企业。于是有报道称,经采访银联有关人士时,银联都懒得回应这则去年就开始流传的“传闻”了。
实际上银联上市的问题也只是时间问题,但是为何上市、如何上市才是最关键的。提到银联上市问题,倒是可以看看银联的几个对手上市的情况,来作为银联未来的参考。
Visa国际组织于2008年3月17日上市,发行股本4.06亿股,每股股价44美元。股价最高达到278.65美元,今年3月以1拆4股的形式分拆股票,目前股价为68元。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于2006年5月25日上市,发行股本6150万股,每股股价39美元。股价最高达到847.48美元,2014年1月以1拆10股的形式分拆股票,目前股价为94元。
美国运通作为老牌上市公司,于1977年5月18日上市,发行股本和股价没有资料。股价最高达到96.24美元,目前股价为79美元。
看到visa和万事达卡股价中的“大阴线”,那不是下跌,而是拆股。通常是当一只股票的股价达到比较高时,为了便于投资者交易,通常会把这种股票根据价值和市场及股东需求,按一定比例拆分成较小面值的股票。拆股会增加发行在外的股票总数,不会改变股票的内在价值,对公司的资本结构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股东权益的总额保持不变。但是拆股的运用是上市企业的技巧。众所周知的谷歌、苹果、百度、腾讯等股票都已经进行过拆股。证券业唯一一家奇葩的上市公司就是巴菲特控制的哈撒韦A,现在的股价是20万美元一股,买一股哈撒韦股票恐怕不是为了投资而是为了“镇宅”了。
从这三家银联的同行又是竞争对手的股价走势,对银联未来在证券市场上的表现也就有了预期与期待,但是这条路还很长。在国内新兴支付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势头的趋势下,作为转接清算机构的中国银联,其发展潜力则是巨大的,前行的脚步也会越来越快地走上证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