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北京市卫生局巡视员邓小虹建议,当下各种卡太多,应当拓展身份证的使用范围,把身份证变成“一卡通”,涵盖就医、教育等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公安部有关负责人回应说,该问题牵扯到多个部门,不是公安部一家说了算,已向国务院提出协调多部委解决问题。
现实中,各种卡证多如牛毛,确实给人以不胜其烦之感。正是因此,“把身份证变成一卡通”的建议一经报道,便获得了公众的积极回应。把各种卡证进行整合、实现“一卡通”,可以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具有诸多积极意义,不过,实现“一卡通”,最合适的载体却未必是身份证。
在身份证上加载各种公共服务功能,或许只是听上去很美,但业内人士经常提醒,不要把身份证和银行卡放在一起,以免丢失后被盗刷,而如果身份证和银行卡合二而一,一旦丢失,岂不更可怕?当身份证加载了各种社会功能甚至金融功能,在实现一卡多用的同时,也会产生更大风险。而且,身份证的功能是由法律规定的,我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三条明确限定,身份证上登记的项目只能是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等9项,因此,其他的功能和信息不能随意添加。
推进实现“一卡通”的思路正确,只不过,笔者认为,载体不应是身份证,而是金融IC卡。近年来,央行等部门一直在推动金融IC卡的广泛应用,公众已逐渐了解到金融IC卡比传统磁条卡安全性更高,而金融IC卡的优点还远不止于此。金融IC卡在包含普通的银行借记(或贷记)账户外,还有电子现金账户,可脱机使用,能够快速完成挥卡交易,大大缩短交易时间。金融IC卡能够将金融功能与社会保险、居民健康、市民管理、校园管理、社区管理、积分管理、公共交通等多行业公共服务应用结合起来,实现一卡多用。金融IC卡还可充分利用金融机构大量的金融网点及ATM实现充值等服务,并实现全国联网通用。
以金融IC卡为载体推动“一卡通”,这样的设想正逐步实现。例如,本报不久前报道,在全国著名旅游胜地云南西双版纳,金融IC卡公交应用开放平台正式投入运行,全国游客以及西双版纳市民持全国任何一家银行的金融IC卡闪付,即可乘坐公交车旅游观光或出行,不需要办理专门的公交卡。郑州在2013年推出以金融IC卡为载体的新型居住证,由政府与农行联合发行,功能相当于居住证和银行卡的集合。天津多年前即在驾驶员管理卡和社保卡两个领域发行了金融IC卡,实现了一卡多用。
从长远看,市民今后在购物、就医、行车、单位考勤、物业管理等方面的需求都能通过一张金融IC卡解决,可以说金融IC卡是“一卡通”的最佳载体。不过,现实中,从发行金融IC卡到实现“一卡通”,这之间还存在若隐若现的障碍,金融IC卡的优势尚未完全发挥。仅从公共交通领域看,目前虽有一些中小城市实现了金融IC卡的应用,但在北京、天津等更多大城市,仍是行业发行的公交卡、地铁卡一统天下。究其原因,主要不在于技术,而是利益和观念问题。
一方面,由于行业壁垒严重,利益格局固化,使得金融IC卡跨行业应用困难。目前已发行行业专用卡的单位,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支付账户和结算体系,其中涉及巨额的资金沉淀,行业方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不愿意与银行合作发卡;另一方面,广大市民对于金融IC卡的优点尚缺乏充分认识,某地曾有物业公司与银行合作推出以金融IC卡为载体的电梯管理卡,结果被小区居民以“强迫办卡”为名投诉到媒体。由于市民尚未切身体会到金融IC卡的诸多好处,因此存在抵触情绪,一听到“办卡”就觉得有牟利企图,如果没有政府强力推动,金融机构单方面对金融IC卡的推广存在困难。
以金融IC卡为载体,推进“一卡通”的实现,关键还是要让金融IC卡的优势更多显现,赢得公众认可和青睐,并以民众的期待、舆论的压力促使相关利益方予以协作配合。首先,要将金融IC卡的应用(特别是公交领域)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促进金融信息化与城市智能化建设紧密结合,使公众真切享受到现代金融创新成果带来的优质便捷的交通出行服务。其次,要打破行业壁垒,支持金融IC卡在高速、地铁、公交等交通领域应用,使银行和相关行业实现互利共赢,并实现便民惠民。再次,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公共服务领域金融IC卡不对商业银行设置准入门槛,现有银行卡网络、POS机、交通闸机经改造后均可受理各行金融IC卡,以节省投资,共享资源。